2016年10月19日, 副总干事郑堆会见印度佛教学者代表团一行9人。代表团成员包括:索迈亚大学校长等5人、瓦拉纳西印度大学教授2人、班达卡东方研究所理事及教授2人。陪同接待的有科研办主任李德成、宗教研究所所长周炜、藏医药研究所所长登巴达吉、科研办副主任兼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黄文娟、北京藏医院研究员刘应华、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拉先加、严永山以及科研办工作人员。
郑堆副总干事指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千年以前,汉藏僧人不惜付出生命代价,从古印度求得珍贵的佛教经典,将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成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成为中华文明儒释道三足鼎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入藏地的贝叶经历经千年不朽,西藏无愧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地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重视藏族文明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设立专门项目做藏文古籍和西藏贝叶经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 开展的《中华大藏经》项目,历经21年,完成了《甘珠尔》、《丹珠尔》多种版本的对勘、校注工作,并已出版成册。藏研中心继续致力于《大藏经》电子化工作,未来2-3年间,将在网上公开发布,供全世界读者免费享用。
来宾对中心开展的贝叶经搜集整理工作及《大藏经》对勘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印方表示,当今印度,早期的佛教贝叶经写本几近失传,流传在中国的贝叶经是研究古印度佛教文化的珍贵研究资料,尤其是《中华大藏经》中保存的天文、历算、宗教知识对于理解古印度文化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索迈亚大学、瓦拉纳西印度大学都有成熟的佛教研究所,致力于古印度佛教研究,近年来,研究重点向汉藏佛教文化研究方向发展,其中,索迈亚大学已经与中国敦煌文献研究所取得接触洽谈。他们希望与藏研中心合作,通过开展佛教项目合作、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研究生学者交流学习及邀请中心学者赴印度介绍《中华大藏经》等方式共同开展佛教研究。
此外,班达卡东方研究所中国之行意在寻找耆那教传入中国的史料,并希望找到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开展耆那教在中国传播方面的研究。
会后,索迈亚大学与藏研中心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当天上午,代表团还参观了西藏文化博物馆。据了解,代表团还将与高级佛学院师生一道参访北京雍和宫,并赴无锡、杭州与当地寺院及僧人开展座谈交流。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