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西藏班(校)(以下简称“内地西藏班”)政策是我国一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自1985年创办至今,内地西藏班已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在过去30余年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甚至在全国动员相关力量支持内地西藏班的发展。内地西藏班本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援藏”。30余年的持续投入,内地西藏班取得了怎样的教育成效?这些成效如何?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无论是从投入产出角度还是社会关心角度来看,均需要给予积极而明确的回应,以促进内地西藏班健康、快速发展。
教育成效的焦点是学生的成长
据教育部民族司的统计结果,截至2015年,全国22个省市的17所初中、68所高中、48所中职学校设立了内地西藏班,年招生计划分别为初中1500人、高中3000人、中职3000人,在校生达2.1万人。30年来,累计已招收西藏初中生4.6万人、高中生3.5万人、中职学生0.9万人及其部分散插班学生,各类学生已达10.77万人。这一系列数据显示了内地西藏班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成效,即培养了西藏社会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尽管不同需求主体眼中的教育成效并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这是实现国家、政府、民族等不同主体追求教育成效的前提条件和先决条件。早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就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四大支柱”科学、精练地提出了新时代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应培养人的这四个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这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教育发展均适用。“四大支柱”是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
新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同意将“使人幸福”作为教育、福利等公共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新课标”提出,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业质量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绝不能以“育分”代替“育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是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内地西藏班的教育成效可用“4个学会”和“1个主观幸福感”来进行衡量。
教育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
调研发现,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的均值为4.26,高于中位数3,表明内地西藏班的教育成效总体上是显著的,且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学会认知”的均值为3.7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学会学习的能力强。他们普遍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多数学生直接把在内地学习的目标等同于“升入大学”,进行这一定位的比例高达82.76%。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效果、批判精神等方面的均值分别为3.99、3.63、3.70、4.16、3.34,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有着很高的评价:“我在内地班学习收获很大”和“我对学习充满自信”的均值分别为4.18和4.14。同时,内地西藏班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效果4个方面表现为两两相关,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2.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88.2%的学生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有着自己明确的人生理想。他们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对待失败4个方面的均值分别为3.83、3.30、3.69、3.48,均超过中位数3。内地西藏班学生不仅能在宏观层面认识自己的民族、认识自己的国家,而且能在微观层面清楚自己的优点、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正确处理,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识。3.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环境,包括认识西藏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值分别为3.74、3.95,均超过中位数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数学生能意识到西藏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理解生活在该环境中的人类活动的特征,能理解、认同与环境相应的藏文化。当学生们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环境时,他们才会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与之相应的各种行动,从而推动西藏走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之路。
“学会做事”的均值为3.68,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在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冲突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的均值分别为3.71、3.74、3.84、3.55、3.66、3.57,都在3.5以上。他们在学校的引导下学会与他人进行友好协作、独立管理生活和学习、学会如何化解冲突、学会在没有父母的时候正确判断自己的所思所行,并积极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共同生活”的均值为4.61,大大超过中等水平。学生在“世界虽然各不相同,但均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选项上选择“同意”的比例为86.5%;同意“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是合理的”比例为89.8%;同意“一个民族应积极学习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为93.6%;同意“主动与他民族同学交往、合作”比例为92.7%;同意“在公益活动中做志愿者”比例为93.7%。内地这一环境给学生提供了认识、理解社会多样性的机会,使学生懂得了人类的多样性,并教会了学生尊重、理解、欣赏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增强了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能力。
“学会生存”的均值为4.08,高于中等水平。有超过9成的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学会关爱自己、照顾自己,并有着健康的生活方式;5.8%的学生懂得“珍惜生命”;90.9%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观自信”;90%以上的学生掌握生存的相关知识;具有环境保护责任感和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89.9%、71%。内地西藏班学生不仅学会了在物质世界如何生存的能力,而且还学会了在精神世界如何生存的能力,后者往往更重要。
“主观幸福感”的均值为3.91,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身心健康满意感的均值得分4.04,高于中等水平。学生对自己在内地的“生活满意度”达到81.5%;身体健康方面“很少生病”占65.4%;在“心情舒畅”方面占76.9%。这表明,内地西藏班学生在内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满意度均比较高,且身体健康。对学生而言,身体健康和心情舒畅是他们最愿意留在内地西藏班认真学习的主要动力,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2.自我实现成就感的均值为3.68,高于中等水平。超过9成以上的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目标、有希望、有动力,在生活与学习的多个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5%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就”表示满意,不过,仍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在内地“能发挥自我潜力”。3.内地办学模式认同感均值为4.13,高于中等水平。近8成的学生对内地办学模式持“赞同”态度,74.8%的学生还会积极向他人推荐。4.家庭幸福感的均值4.61,高于中等水平。86.8%的学生“能感受到家庭的幸福”;94.2%的学生对“亲情关系满意度”表示满意;91.9%的学生“能与父母友好沟通”。虽然学生远离家庭,但由于现代通信、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不再像过去一样与家庭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时间和空间并没有成为阻碍学生与家庭互动交流的因素。正是在这样的便利条件下,内地西藏班学生虽然与家庭成员在空间上有距离,但他们彼此的内心却没有距离。这也是他们在内地西藏班仍有很强的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原因,与以前的情况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表明内地西藏班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他们在内地的学习和生活是快乐和幸福的。
首届学生认可内地西藏班政策
在经过30年时间沉淀后,内地西藏班首届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当年在内地的学习经历、如何评价内地西藏班,以及是否支持孩子继续就读内地西藏班的态度等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较真实地呈现出内地西藏班的教育成效。借鉴并运用态度ABC理论研究发现,首届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对内地西藏班(校)政策均表示了高度认同。他们普遍认为,内地西藏班无论是对个人成长还是整个西藏的发展均发挥着良好的作用,是内地西藏班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改变了西藏的发展面貌;在情感层面表现为真诚地感谢这一政策,尤其是感谢内地西藏班的老师,在内地西藏班的愉快学习经历令人非常难忘;在行动层面表现为支持下一代到内地学习,绝大多数“内地西藏班一代”用实际行动鼓励“内地西藏班二代”接过父辈的接力棒。
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内地西藏班作为西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还应深入分析西藏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成为改变藏区面貌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另一方面,还应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向全社会展现其教育成效,增强国内外对内地西藏班的了解、认同和支持,从而促进西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