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藏学珠峰论坛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20-07-20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2019年第4期 | 作者:秦婷 | 责任编辑:闫景真

第三届藏学珠峰论坛于2019年8月20—21日在北京 举行,论坛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 共同主办,主题是“富民兴藏与决胜小康”,来自全国40多家藏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西藏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西南民族大学与藏研中心共建博士点的在读博士等100余人围绕主题,共同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思想和富民兴藏重要原则,如何进一步助力西藏决胜小康社会建设,激荡思想,凝聚共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论坛开幕式由 时任党组书记安七一主持,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斯塔作书面讲话, 总干事郑堆研究员致辞,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玮和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院长白玛央珍进行大会发言。

斯塔高度评价了藏学珠峰论坛对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藏学研究,助力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全国各级藏学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多年来理论联系实际、为中央决策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涉藏智库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与肯定。勉励广大藏学工作者要勇于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关注西藏和四省藏区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关注民生,勇于破解新时代西藏和四省藏区发展中的各项难题,为助力西藏和四省藏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郑堆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第三届藏学珠峰论坛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回顾了第二届藏学珠峰论坛举办以来,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助力西藏和四省藏区小康社会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强调新时代的藏学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新方位、新要求:坚持把正确政治方向作为推进藏学研究工作的首要前提;坚持以习近平治边稳藏重要思想作为指导藏学研究工作的理论遵循;坚持把为现实服务作为推动藏学事业创新发展的基本导向;坚持推进涉藏智库建设,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为党和国家的涉藏工作大局献计出力。

陈玮表示,作为新时代的藏学研究工作者,要秉持初心、敢于担当、勇立潮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大力阐释和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饱含民族文化底蕴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以服务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为目标,讲求学术规范,为涉藏工作提供高质量的理论支撑和咨政服务。白玛央珍指出,富民兴藏与决胜小康离不开卫生事业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藏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藏医药教育体系不断健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推出。特别是藏医药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2018年“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新的时代赋予了包括藏医药学在内的藏学研究工作新的发展内涵。

论坛分为主旨发言与小组讨论两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就“富民兴藏与决胜小康”主题,主要从如下角度作了发言:

1、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 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扎洛研究员认为,进入新时代,藏区旅游方式和理念发生根本性改变,乡村旅游为普通农牧民参与旅游接待奠定了基础。由于农牧民家庭特别是贫困户缺乏独立经营能力,股份合作性质的旅游接待小微企业开始广泛出现,股权分红成为藏区扶贫的新模式。股权合作组织的建立提升了农牧民与政府、企业的谈判能力,扩大了他们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获益份额,对脱贫攻坚工作确有实质性支撑作用。

社会经济研究所李健副研究员认为,在西藏即将实现脱贫和全面小康之际,更加需要思考如何实现西藏农牧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的可持续增收,促进西藏社会发育和农牧区社会转型,同时需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是未来西藏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和农牧民可持续增收的一条可选择路径。 当代研究所拉加当周博士根据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的调研,总结了乃东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经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产权改革和产权培育方面的方案和制度;鼓励多种经营,培育新型主体;加大政策供给,打造优势产业;设立扶持基金;因地制宜,分类进行扶持;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在服务、政策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支持;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结对帮扶,促进共同致富。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学研究所所长柏萍指出,甘孜州的扶贫工作近年已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下降。目前难点聚集在甘孜州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两个片区。甘孜州的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扶贫,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扶贫攻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生态扶贫和生态移民扶贫机制,积极推进造血式扶贫,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袁鸿副教授以四川藏区为样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对四川省的尼姑群体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她指出,目前尼姑群体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总体看,尼姑寺自养能力仍较弱,尼姑仍缺乏脱贫的基本技能,缺乏基本卫生保障,思想观念落后,与“脱真贫、真脱贫”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建议在将尼姑群体纳入农牧区脱贫攻坚总体计划的基础上,给予特殊的关注,引导尼姑自愿脱贫、思想脱贫、兜底脱贫,最终实现共同脱贫。青海省佛学院副院长完玛冷智对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脱贫工作进行了故事性的叙述,他指出,生态扶贫像个奇妙的飞机吊起了崖底的贫穷户,正在拉动班玛牧民攀岩上山,奔向小康社会目标。实践证明,藏区脱贫攻坚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富民兴藏是长治久安和长期建藏的物质基础。地区发展、人民受益,才是最务实、最可持续的维稳举措。

《中国藏学》杂志社徐绍强编审就藏区精准脱贫的方法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当前需要在“精准”2字上下足功夫,建立全国精准脱贫的专门数据库。在国家和省区层面,要在制度设计上把已经实行了的农村低保、新农保等社会保障制度与脱贫扶贫有机衔接。在精准脱贫中,要充分调动贫困人口与贫困县党委和政府的“两个”主体作用。 

2、国家治藏方针与小康社会建设  历史研究所所长张云研究员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西藏地方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改变了千百年来与贫困作斗争的大格局;要认识到西藏不仅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别,西藏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不小的差别;小康社会建设既要看硬指标,也要看软指标,从长远看就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感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还存在返贫的可能,要有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的精神准备。同时要坚持西藏的可持续发展,并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巩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原 当代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彬归纳了民主革命至今近70年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历经的五大历史阶段的经济政策,提出要以全面的、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运用历史研究法、矛盾分析法、普遍性特殊性、个性与一般的分析法等来研究西藏的政治与经济问题。要用习近平总书记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来处理政治与经济、发展与稳定、主要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孙宏年研究员认为西藏边境小康村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精神的务实之举,对安边稳藏、富民兴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西藏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稳步推进,边民收入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民生保障不断加强。西藏边境小康村的建设,需要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多方配合,进一步巩固边疆安全、加快边境发展。 历史研究所冯智研究员从总书记关于富民兴藏与治藏方略重要论述、中央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托起富民兴藏工程、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富民兴藏取得巨大成果、中央关怀全国支援助推西藏全面小康实现、富民兴藏之于全面小康的作用和重大意义五个方面总结了西藏在脱贫奔康历程中党中央的关怀和扶持政策。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研究员以“青海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成效、经验及建议”为题,总结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加强党的领导,做好顶层设计,深化思想教育引导,推进依法治藏,构建青海特点的寺院管理模式,切实筑牢创建工作基层基础;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基本经验:加强党的领导,科学统筹规划,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典型引领,大力加快发展,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形成强大合力;并提出了目前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3、改善民生与凝聚人心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苏发祥教授分析了近十年来“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享受财政补助优惠政策明白卡”的主要内容,他认为,“明白卡”增加了优惠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度;使得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并熟悉和领会了党和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西藏农牧区基层组织的领导力和号召力;确保了党和国家制订的各项惠民政策能够具体落到每名西藏民众头上,成为各项优惠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和受惠者。西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久毛措教授指出,西藏农牧民家庭可获得的生计资本影响其具体生计策略,并最终制约农牧民家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能力与国家政策的实施效果。与此同时,西藏农牧民家庭因经济社会变迁和资源重新配置,会产生外力作用下的能力损失,这种损失不仅是资产和物质的损失,还包括就业能力的损失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损失等。关注农牧民家庭的能力受损情况和可持续能力再造是实现西藏农牧民家庭生计可持续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塔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格桑卓嘎,从一名基层干部的视角,介绍了塔玛村的基本情况和奋斗历程。她指出,塔玛村目前取得了七大发展成果,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实现了老有所养,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服务,群众就医条件越来越好,基层活动场所配套设施越来越齐全。塔玛村将继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继续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西藏社会科学研究院白马措副研究员的发言则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田野考察点,运用人类学的深度访谈等方法,考察了牧区社会典型的核心家庭中的伦珠老人一家,通过老人对国家的养老福利、敬老院的认同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论证了“凝聚人心”的国家认同。这一田野调查和结论,也为我国关于西藏养老研究、养老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周润年教授发言题目为《生态文明视野下山南富民利民的对策性研究》。他认为,山南地区是藏族的摇篮、藏族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国家级的重点开发区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区域,对生态富民、生态利民进行探讨,有益于山南地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也有利于为西藏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要坚持政府引导、以人为本、合作交流、发展手工业、重视生态伦理。

4、藏区特色产业发展西藏民族大学李继刚教授分析了处理好藏区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与当地农牧民关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在处理与农牧民关系上矛盾的聚焦点及面临的困难、矿产地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等。他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即从政府、矿产企业、农牧民三个视角提出可行性的方法;要处理好矿产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要以矿产企业为中心,促进其经济集聚效应的发挥;借助援藏力量,推进矿产开发提质增效。四川省藏学所张龙宇所长认为发展藏区旅游业是一项“人心工程”“龙头工程”“文化工程”“生态工程”。他指出四川藏区旅游业既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也有市场和政策方面的互补和导向优势。然而也面临旅游基础设施与客源增长不匹配、旅游发展不平衡等瓶颈问题,因此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强化联动协作。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万果教授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成为适应藏区自然及社会现状的一个发展模式。四川丹巴县是藏羌彝走廊区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位点,在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下作出了较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丹巴的文旅融合发展建立在地域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主导了乡村人口基于文化传统以及文化认同两个维度上的回归,与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高效正向相互反馈。 北京藏医院院长仲格嘉研究员就“发挥藏医药优势,助力富民兴藏”方面指出,应该充分挖掘藏医药优势病种优势药的治疗特点,开发新产品助推西藏经济发展;采用人工繁育与仿野生结合的方式抚育藏药材,减少野生资源过度利用、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助力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现代科技优势,系统阐释藏医药的科学性,发挥好藏医药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

5、生态安全与生态保护 社会经济研究所杨涛副研究员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农牧民收入增长兼容的视角,分析了当前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作用。他指出,2008年西藏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以来,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也取得了农牧民收入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从生态补偿、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岗位提供和健康等四个途径促进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对西藏来讲也极为必要和迫切。甘肃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杨勇关注的是“黄河首曲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他从草原生态地位、生态经济地位、游牧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科学地位等方面阐述了黄河首曲的重要战略地位,强调黄河首曲的生态环境对黄河流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黄河首曲经济社会发展,帮助牧民精准脱贫,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藏族聚居区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生龙布才让讨论了草原治理的必要性及必然性,对比了草场利用的良性循环案例和恶性循环案例,详细分析这两类草场利用的特质与作用,提出了“攻克藏区畜牧业的生态困境——草场鼠害的防御治理与本土智慧”。

6、国际关系与对外贸易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胡志勇研究员发言指出,中印两国并非对手,而是长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应展开互利合作,发展路径包括经贸领域、人文交流、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等。中印两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是必然选择,也是中印关系的正确方向。两国应加强高层交往,要为双边关系发展设立远景目标,需适应变化中的国际新格局。发展中印关系,还需要将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的前景等纳入考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叶海林研究员表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白皮书中提出了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方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了配套的具体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前景均受到中国和南亚次大陆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的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周边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自治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手段。如何在西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严守两个屏障战略底线思维,实现周边战略利益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亟待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全球化》杂志王晓红编审指出,目前西藏对外开放总体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传统贸易条件下西藏对外开放面临的综合制约因素突出,但数字贸易改变了传统贸易方式,正在重塑新的贸易优势。西藏应积极利用跨境电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外包等方式扩大特色产品出口,扩大南亚进口,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空间。同时应积极申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国家试点,努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此外,在历史文化和宗教方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红伟教授分析了晚清甘青藏族部落与青海蒙古冲突的案例,指出只有实施积极的国家政权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问题。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胡岩教授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讲好西藏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尕藏加研究员阐述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图书馆扎西次仁研究员发言呼吁加强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 宗教研究所德吉卓玛研究员基于日喀则江洛尼寺的田野调查介绍了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姆。 当代研究所杜永彬研究员从多种角度探讨了当代海外藏传佛教的传播态势和影响。 宗教研究所陈立健研究员介绍了民国时期藏传佛教的传播及其在内地发展。

论坛闭幕式上, 副总干事柳应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思想的会议;是一次研究新时代藏学研究工作发挥涉藏智库作用、做好“两个服务”、部署藏学研究服务现实的会议。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把服务现实的目光继续投向西藏和四省藏区“乡村振兴战略”上来,继续投向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来,把藏学研究工作和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藏学研究工作的社会功能。广大藏学工作者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做好藏学研究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本届论坛的成功召开有力推动了我国藏学届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小康的研究与思考,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参与面广、视野开阔,与会人员来自北京、上海、西藏和四省藏区的40多家单位,其中既有专家学者,又有基层干部,还有在读博士生,可谓是全国藏学届就服务西藏和四省藏区发展、总结经验、谋划未来的一次盛会。第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与会专家学者紧密围绕“富民兴藏与决胜小康”这个主题建言献策,既有涉藏理论创新与探索,也有藏区实践经验总结,切合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的实际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维度丰富了“富民兴藏与决胜小康”的内涵。第三,充分发挥了涉藏智库作用,与会专家学者就全面决胜小康的战略协调、统筹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藏区扶贫脱贫、保障民生福祉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西藏和四省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益参考。第四,在藏学研究领域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治边稳藏思想和富民兴藏原则的新高潮,有利于更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两个服务”,加强涉藏现实问题研究,对服务西藏工作大局、开创藏学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作者简介]秦婷,女,中国藏学网编辑。(北京 100101)

来源《中国藏学》2019年第4期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