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经寰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天高气爽,日照充足,地质地貌独特,自然风光瑰丽,社会人文景观别具一格……”每当听到这段话,博物馆的“年轻人”们都会彼此会心一笑,这是我们到博物馆工作的第一课——背诵基本陈列展的讲解词。太熟悉,也太亲切,好几千字、还多少有些拗口的讲解词,不仅是我们开始的起点,更承载着我们对这份事业满满的骄傲。那年,凭着热情和热爱来到藏研中心工作,却仿佛重回了校园,导师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身在藏研,兴趣与热情只是事业的第一步,真正让我们成长、取得成就的是日复一日脚踏实地、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
记得在度过了一年多大量阅读和死记硬背的书本式“软实践”之后,2013年,为了筹备展览,我生平第一次进藏。克服了必修课高原反应后,我跟着前辈们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实地取材工作中。当时,西藏正值7月,一年一度的雪顿节即将到来,天高云淡、美景如画,拉萨城内游人如织,但我们无心于节日的闲适,下了飞机就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取材拍摄。去罗布林卡达旦明久颇章拍摄时,大家背着几十斤重的设备早早进入场地,为了不漏掉任何一处珍贵的壁画并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摄影的同志在两三米高的梯子上爬上爬下,摆好的机位挪了又挪,为了保护壁画,我们不用闪光灯,大家轮流屏住呼吸双手高举着反光板,手臂酸疼也保持一动不动,本就缺氧加上长时间屏息不动,个个憋得“红光满面”……
布达拉宫,雪域高原上的圣殿,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极为重要的历史遗存。能在布达拉宫殿内拍摄取材是极为难得的机会,为了避开源源不断的游览人群取得最佳拍摄效果,我们带着设备,在德阳厦的烈日里暴晒了整整一天,等到下午清场后才进场拍摄。早9点到晚7点,7个人,7瓶矿泉水,两包苏打饼干,没有一个人抱怨,每个人心里只有满满的收获的喜悦…
展览,并不仅仅是展厅中展品所呈现的精致与优雅,我们的每一个展览都是用脚步和时间丈量出的画卷,每个展览的背后都离不开藏研博物馆人的坚持和匠心。
我的电脑里保存着一张特别的照片,那是2017年博物馆为筹备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进行田野调查的间隙中同志们吃饭时的照片。
当时,进寺取材的几名同志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刚从阴冷的大殿内走出来,为了工作的方便,他们都不穿太厚重的衣服,冻得冰凉的双手要在阳光里缓上一阵子才拿得稳筷子。餐食是从远处山下的小饭馆送上来的,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带到山上,连菜里的油都有些凝固了。没有桌子,椅子也不够,几个年轻同志干脆席地而坐,“最上面那段题记能看清楚了吗?有没有污损?”“我今天新发现了一处小的壁画!”“等下我们还要再去测量一下回廊后边上下的宽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工作的投入和收获取代了疲惫,这是敬业,是热爱,更是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很多次行驶在没有路的“路”上,吉普车里身不由己“雀跃”着的我们,一次次从座位上弹起,每次头顶重重撞击车顶都会引起一阵哄笑;在只有鹅卵石和溪流的草滩,坐在烈日下荒无人烟的草地上,一边大声说笑一边啃着干面包;疾驰在一侧深不见底的悬崖边公路上,却被远处惊为天堂的美景深深吸引而忘记害怕的每个人……这群努力又乐观的“藏研人”是那么地可爱又可敬。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祖国的神圣疆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守护。“藏研人”不光是一个称谓,更是一份责任,这份责任让我们看清身上的使命。为了这份使命,我们愿意用无悔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奋斗在注定充满阳光的路上。不舍昼夜,尽职尽责,“藏研人”这三个字终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骄傲、最闪亮的勋章。
作者:曹经寰, 西藏文化博物馆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