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09-26 16:04:4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宗教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它的前身隶属于历史宗教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宗教研究所不断探索与拓展自身的研究领域,以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的宗教及其相关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积极地吸收、借鉴有关学术成果,对宗教学理论和相关各宗教的教义、经典、历史、现状以及宗教与藏族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宗教研究的实际需要,密切关注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的有关宗教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前瞻性、对策性的研究,走宗教基础研究和现实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发挥国家涉藏问题尤其是关于藏传佛教研究的智库作用。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宗教研究所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科研能力,现已形成了汉藏专家合璧、国内外专家联手、具有梯队层次和学科专业研究特长的专家队伍,在宗教现实问题研究、宗教基础研究、梵文文献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在国内乃至国际藏传佛教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一、研究方向

宗教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为宗教现实问题研究、宗教基础研究、梵文文献研究。

(一)宗教现实问题研究。结合当前我国宗教研究的实际需要,走基础研究和现实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密切关注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社会发展中与宗教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前瞻性、对策性的研究,积极发挥国家涉藏问题尤其是关于藏传佛教研究的智库作用。

(二)宗教基础研究。以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的宗教及其相关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积极地吸收、借鉴有关学术成果,对宗教学理论和相关各宗教的教义、经典、历史、现状以及宗教与藏族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

(三)梵文文献研究。以梵文贝叶经为抓手,以国际多渠道合作为途径,主要开展收集、复制、研究西藏现存的梵文贝叶经资料,培养专门研究梵文经典的年轻学者,进行若干梵文写本专题研究,加强国际相关机构的协作交流等。

同时,我所承担中央和涉藏各省区交办的重要任务,参与相关领域重大政策研究,承担中央涉藏外宣专项任务,发挥中央涉藏智库作用。

二、人员构成

截至2021年10月,宗教研究所有10位科研人员。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3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人。该所现由拉先加副所长主持工作。

拉先加,副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

德吉卓玛,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文学硕士。

嘎·达哇才仁,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

李学竹,研究员,日本大谷大学博士。

陈立健,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硕士。

录目草,副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硕士。

高颖,副研究员,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吉林大学博士后。

顿珠次仁,助理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硕士。

索朗卓玛,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

张涵静,助理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藏研中心重点项目方面

1.“藏传佛教历史与现状研究”,1994年正式启动。

2.“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研究”,2003年正式启动。

3.“藏传佛教史研究”,2008年正式启动;

4.“藏传佛教重大现实及相关历史问题研究”,2017年正式启动等等。

(二)上级部门委托的重大项目方面

1.“藏传佛教僧人学经和晋升学位问题专题研究”,为2001年中央统战部下达的重要研究项目。

2.受中央统战部的委托,研究制定《藏传佛教高级佛学院学位授予办法》,2002年宗教研究所顺利完成了这一重要项目。

3.2007年,受中央统战部的委托,宗教研究所成立了《寺庙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撰写组,撰写完成了该读本。

4.2007年,周炜研究员和豆格才让研究员参与了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局有关《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的研究起草工作。

5.参与完成了《加强社会管理推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完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和总报告《构建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促进西藏和其它藏区长治久安的调研报告》。200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36号文件,直接吸收和采纳了课题成果。

6.“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该课题是宗教研究所2011年以来实施的长期重大项目。

7.“藏传因明研究”是宗教研究所多年来的重要研究项目,出版有国内藏传佛教因明学方面的唯一论文集,对本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等等。

(三)应急问题研究方面

自宗教研究所成立以来,所内的研究人员每年都积极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应急课题,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报告。例如2014年,所内有关科研人员参加了活佛转世问题研究,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了《活佛转世工作现状实地调查报告》《关于境内未经政府批准“活佛”问题的研究报告》2015年,宗教研究所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应急课题,完成了多篇研究报告。包括“藏传佛教僧尼状况调研”“引导藏传佛教界加强活佛转世过程中宗教仪轨的规范化建设”“关于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活动研究”“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规范化建设研究”“关于甘肃藏传佛教爱国主义传统的调研”;等等。

(四)国家社科项目方面

1.梵文贝叶经研究项目。藏研中心成立之初,于1987年2月设立了“西藏现存梵文贝叶经的整理与研究”课题,并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社科基金项目,正式把西藏梵文贝叶经纳入研究领域。此外,基于早期的贝叶经整理与研究,藏研中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于2004年开始与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和思想史研究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展开了对西藏梵文贝叶经手写本的校勘研究工作,并设立了《西藏自治区梵文写本》系列丛书。同时,宗教研究所还积极开展国内自主研究,设立了“西藏所藏梵文手写本校勘研究项目”等。

2.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8年以来,宗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例如,德吉卓玛研究员参与完成《藏传佛教宗派综论》(1998年)、抢救和整理西藏藏传佛教典籍可行性方案研究》(2003年)、《藏传佛教觉域派研究》(2014年);吉美桑珠副研究员和陈立健副研究员参与完成《中国近现代因明研究》(2013年);等等。

(五)所内成员个人研究成果

拉先加:《藏传佛教寺庙名称中相关历史信息探析——以甘青地区的寺庙为例》,《中国藏学》2020年第4期,第205-211页;《格鲁派在多康藏区改宗其他教派寺院的历史研究》,《中国藏学》藏文版,2013年第1期,第200-208页;《<安多地区佛法传播史略>译考》,《中国藏学》2017年第4期,第184-193页;《论藏传佛教主属寺系统及其形成原因——以青海格鲁派寺院为例》,《中国藏学》2015年第4期,第82-91页;《格鲁派主属寺系统的历史文化研究—以明清时期青海境内的寺院为例》(专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3月;《迦梨陀娑<时令之环>译注与研究》(专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2月;《嘉木-M村民族志》(专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等等。

德吉卓玛:《藏传佛教的宗教生态变迁——青朴的田野调查》,《西藏研究》2021年第2期,第51-58页;《吐蕃四大石窟修行院初探》,《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29-38页;《尼寺与非遗羌姆——日喀则江洛尼寺的田野调查》,《西藏研究》2019年第6期,第66-76页;《民主改革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践行》,《西藏研究》2019年第2期,第102-110页;《拉卜楞上塔哇尼寺及其觉域教法仪轨建构》,《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02期,第85-89页;《藏传佛教觉域派通论·一个藏族女性创立的宗派》,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等等。

嘎·达哇才仁:《藏传佛教史研究(明代卷)》,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20年;《论西藏宝座和法座的权威认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6期,第24-30页;《再论甘丹赤巴建立的活佛转世系统》,《中国藏学》2016年第2期,第134-139页;《当代藏传佛教活佛:信徒认同和社会影响》,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等等。

李学竹:attvāmṛtopadeśakārikā: Preliminary transcription,《中国藏学》(英)2020第1期,pp.26-30;《<牟尼意庄严论>梵文版中新发现的稀有佛典片段的调查报告》(英文),《中国藏学》(英)2019年第2期,第30-54页;Abhidharmadīpaの新出梵文写本――18-32偈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68卷第1号,pp.115-121,2019;Madhyamakāvatārakārikā Chaper 6 :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Vol.43,No.1, pp.1-30, 2015;《关于<中论>缘起思想的几个问题》,《人间佛教研究》第6期,第35-51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4;等等。

陈立健:《活佛转世制度规范化是藏传佛教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民族报》2021年1月19日;陈庆英、陈立健,《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时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措施分析》,《青藏高原论坛》2015年第4期,第35-47页;《六世班禅进京前后的藏传佛教建筑艺术交流及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第53-56页;等等。

录目草:Diplomatic Transcription  of the Catuḥstotravivaraṇa (Folios 1v1–5v5): On Lokātītastava 1–13》,2021年创价大学国际佛教高等研究年报,第111-118页;《龙树四赞》,《中国藏学》(藏),2019年第4期;《拉卜楞寺学习梵文的传承与现状》,《中国藏学》2014年第2期,第83-90页;等等。

高颖:《元朝之前河西走廊的交通及藏汉佛教文化发展交流交融综论》,《中国藏学》2021年第2期,第167-172页;《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典型——<卡其帕鲁>汉译及其伦理思想研究》,《西南大学学报》2021年第7期;《<俱舍论>的业力观》,《中国藏学》2016年第1期,第144-150页;等等。

顿珠次仁:《藏译<法华经>于阗写本语法研究》,宗教研究所所级课题;《佛教四种思维中所蕴含的敬业思想》,教义阐释课题论文;等等。

索朗卓玛:《他者与自我:东西方文化中的空行母》,《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第51-59页;《西方空行母研究综述》,《西藏研究》2020年第2期,第69-77页;《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相撞与互渗之间》,《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第73-78页;等等。

张涵静:『瑜伽師地論』に対する未知の注釈書の梵文写本断簡(张涵静、叶少勇),《東洋学術研究》,第59 巻第1号,pp.280-294,2020;“Sanskrit Folios from an Unknown Commentary on the Yogācārabhūmi: A Preliminary Report”,Zhang Hanjing and Ye Shaoyong, The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vol.30 (Sep 2020), pp.139-150;《近现代泰国佛教的现状与问题》,《宗教与世界》2020年第1期,第29-32页;《浅析“印度教民族主义”及莫迪政府的困境》,《宗教与世界》2020年第3期,第31-36页;《安慧<辩中边论释>中的“所知障”思想研究》,《法音》2018年第2期,第28-31页;《顺世论的认识论及其学说特点》,《社会科学论坛》2018年第2期,第94-99页;等等。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