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藏学  > 研究机构  > 西藏

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10-13 15:56:39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是1999年在原藏学研究所和民族、宗教研究所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改组,并与四川大学联合申请而重新组建的重点研究机构。1999年下半年,经过公开申请,专家通讯评审打分和教育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教育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投票等一系列严格的评审程序,于2000年9月25日正式批准入选第二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于2000年12月25日由国家教育部在四川大学主持授牌仪式正式成立。

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以本校少数民族史(藏族史)和藏语言文学两个硕士点为依托,充分发挥西藏大学在地缘、资源、人才和学科建设等多方面优势的基础上,与四川大学紧密合作,努力拓展研究领域,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中国藏学研究所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研究基地,目前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设所长一人,设专职教授4人,兼职教授7人。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教育部每年拨款10万元,同时校方每年也给予一定经费支持。

根据国内外藏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结合西藏大学和四川大学在藏学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中国藏学研究所确定三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是“藏区现状与社会发展”。此方向的特点是以综合性的应用研究为主,涉及到民族、社会、经济、宗教、教育和历史文化等许多学科领域及其理论方法,是一个复合性与交叉性很强的研究方向。这一研究方向的特点就是随着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发展献计献策。以此来推动民族地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因此,此方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目前我所正在申请“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最后完成两本专著。

研究方向之二是“藏族历史与汉藏关系”。此方向的特点是着力于藏族历史和汉、藏关系以及西藏地区与中央政权之间内在关联性的探讨,以拓展和深化历史上西藏地方与中央政权关系的研究,既是基础性的研究,其成果也为现实服务。

此研究方向涵盖藏族历史、宗教、汉藏关系及西藏地方与历代中央政权关系等众多领域,分别涉及了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其综合性、交叉性也很强,尤其面对达赖集团的分裂斗争,此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我所丹巴绕旦教授承担的“西藏传统文化史研究”六个子课题都完成,有六部专著分别于2003年3月和2004年6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另外两部国家社科级项目和校级项目《西藏近现代化发展历程研究》、《藏族近代文学史》也即将出版发行。除外与此相关的在研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有许广智教授主持的《西藏地方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研究》、次旦扎西教授主持的《西藏古代地方军事研究》及强俄巴•次仁央宗主持的《西藏妇女问题研究》等。

研究方向之三是“西藏考古与藏文化艺术”。本研究方向以田野考古为基础,利用考古材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研究藏族文化艺术,用实物材料来证明西藏与祖国悠久的文化联系,现已成为藏学中具有很强生命力与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同时藏族文化艺术的研究也具有开拓性和填补空白的作用,在这一方面我校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目前我所更堆培杰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宗教艺术研究》正在进行当中,设计完成四本专著,即《西藏宗教绘画艺术研究》、《西藏宗教雕塑艺术研究》、《西藏宗教音乐艺术研究》、《西藏宗教舞蹈艺术研究》。还有我所平措同志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格萨尔的宗教文化研究》等。这一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学术地位和使用价值,对弘扬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与2001年1月以来,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与以上各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有90余篇、学术专著15部、研究咨询报告5份等,对于引领我校藏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提高我校藏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促进我校藏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西藏大学自1975年成立以来,历届领导对我校藏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先后调进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声望的藏学家到我校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如:东嘎•洛桑赤列教授,他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藏学专家,而且在创建和发展藏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先后出版了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影响。杨化群是我国现代藏传因明学家,他不仅在藏传佛教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先后翻译藏族学者的因明学名著4部,出版《藏传因明学》专著一部,主持编写了《西藏宗教史》一书和参与编写了《藏汉词典》、《宗教词典》等工具书。近几年来我校涌出一大批老中青藏学专家,他们在藏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初步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汉族和其他民族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具有扎实的从事藏学研究工作的基础。

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在藏学研究方面具有三个突出的优势和特点:

1.在地缘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

西藏是藏学的发源地,而西藏大学位于西藏的首府拉萨,这一地缘优势和特点是其他地区和院校无法替代和比拟的;

2.在资源上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

西藏是藏学的发祥地,在实物资源、历史档案和图书资料资源等方面也是其他地区和院校无法替代和比拟的;

3.在人才上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

我校有一大批藏族学者,再加上我校聘请的客座教授,共有60多名副高以上的藏学研究人才,他们懂藏文,熟悉民族情况,对藏族传统文化具有较深的造诣。这是其他学者不可替代和比拟的。

为将本研究所建成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藏学研究基地,将实施以下计划:

1.加强领导,积极作好组织协调工作

学校要严格地按照藏大字[2003]62号文件《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管理实施办法》执行,继续下放给中国藏学研究所自主管理权限。希望学校积极支持中国藏学研究所,在全校相关学科遴选学术带头人,积极协调中国藏学研究所与各院部的关系。我所也将积极主动地与各院部协商组建学术队伍、遴选学术带头人和科学研究工作。

2.积极组织学术队伍,加强基础研究

通过有效途径,全面吸纳校内外藏学研究力量,建立开放性、流动性并具有竞争和激励机制的新型科研体制。以学术队伍建设来推动藏学研究。我所将以“聘任制”方式优化组合我校藏学研究力量,在中国藏学研究所设定的三个大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现有的研究力量和实际水平,拟定若干个研究重点,确定重点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队伍。要求每个研究重点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制定研究规划,遴选科研项目,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奠定基础。

3.加强经费投入,积极促进成果转化

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01]23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规定,“每年不少于10万元数额”的办公经费。这笔钱主要用于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聘请专家入所研究开支、图书资料的购置、办公用品的购置与维护和专兼职人员的补助费等。

4.加强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增强社会咨询服务功能

加强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增强基地的社会辐射力和参与政府关于西藏问题的决策咨询。充分利用我校有些教师中的全国政协、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的的有利条件,在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承担咨询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主动承揽各厅局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自治区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研究和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承担自治区及各职能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全区各界开展服务,以此提高研究人员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完善硬件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我所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站,加强与各藏学研究机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同时,借助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藏学博士的契机,加强我校的高层次研究人才培养。另外,与四川大学联合开展多层、多学科的面向校内外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逐步使我校成为国内外藏学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中国藏学研究所可以直接招收硕士研究生。

6.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课题聘任责任制

本所全体研究人员将实行全员课题组聘任制,每年需按合同向研究所提交规定的论文或著作、教材,并在质和量等方面接受年度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采取核减经费,缩短聘期,甚至解除合同等措施。为鼓励研究人员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优绩优酬”的原则,将个人分配与业绩结合起来,拉大所内分配差距。建立公平竞争的合理运行机制,激励上进、鞭策后进。

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形成在科研体制改革上的创新机制,逐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来源:http://www.utibet.edu.cn/news/article_37_108_106.html(有修订)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