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2009年的社会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主要表现在既重视社会变迁研究,又注重对西藏转型时期主要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内容更加全面。第二,大量成果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理论方法进行“解剖麻雀式”的个案分析,代表了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规范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是2009年社会研究中的亮点。
(一)社会变迁与制度转型研究
社会变迁与制度转型研究是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莫福山等主编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一书,从社会变迁角度,详细记录了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地方经济、农牧民生活、城乡面貌、交通网络、旅游、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甲玛沟的变迁——西藏中部地区农村生活的社会学调查(《甲玛沟的变迁》课题组著,中国藏学出版社)以西藏墨竹工卡县的甲玛沟这一小区域为切入点,从人口变动、基本社会结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生活方式、农牧业经济、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农村的社会保障、宗教生活及现代性问题等方面,客观地阐述了甲玛沟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社会变迁的史实,从而显示出西藏农村60年来的巨大变迁。苏发祥主编的《安多藏族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一书,从社会概况、经济与民生、婚姻家庭与民俗、教育与法律、宗教与文化、生态与移民六个方面研究了安多藏族牧区的社会文化变迁。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调研组的《西藏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乡镇企业》,2009年第12期)一文,根据调查组实地调研,总结了西藏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成就,分析了推进西藏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的主体总体思路和和政策建议。
关于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相关论著不少。其中,杨明洪等著的《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问题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分三篇分别讨论了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促进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共服务、西藏财政支出的公平性等问题。第一篇研究西藏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殊性、需求及供给问题;第二篇从输入地和输出地等视角讨论西藏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提供问题,以及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的软环境建设;第三篇则在考察西藏地方财政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西藏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公平分配等问题。郑洲的《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以农牧区“四基”供给为例》(四川大学出版社)以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为研究切入点,探索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西藏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联系。分别从西藏农场产品公共供给、农牧区“四基”供给(农牧区基础设施供给、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农牧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农牧区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供给),改革与完善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孙继琼的《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来自西藏杰德秀居委会的经验调查》(《中国藏学》第3期)一文,认为公共建设项目应以农牧民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因此,杰德秀居委会应优先发展人畜清洁饮水、农业灾害防治、农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文化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等农村公共产品。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青海解放60年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思考》(《攀登》第5期)一文,在简要回顾新中国60年青海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与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藏族聚居区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与制约因素,探讨了推动其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现实路径。刘相军、杨桂华的《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研究——以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为例》(《旅游论坛》第3期)一文,根据2007—2008年的实地调查,认为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变迁机理分为隐性和显性两个方面,即藏族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传统伦理道德“公平”价值观形成的隐性机理与雨崩村全体居民在“家长会”上围绕着“公平”这一藏族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进行的权力斗争形成的显性机理综合作用,导致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制度不断变迁。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