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1-19 14:48:2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藏族舞蹈表演者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通过视觉向受众展示某种行为、情节和情感,它是精神的外化,在宗教信仰、社会教化和娱乐健体等方面长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的全民参与性,往往展现出了普通民众的好恶、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等价值取向,以及它作为“艺术语言”的审美价值,使它成为藏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锅庄舞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在2009年度关于锅庄舞的论著中,李志农、陆双梅所著《奔子栏藏族锅庄歌舞》(云南人民出版社)首先将其按地域分为四种:昌都、玉树、嘉绒、迪庆。在对锅庄舞进行了简要介绍后,进一步论述了本书的主题:茶马古道重镇——奔子栏锅庄,展现了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舞形式。汪桂花的《藏族锅庄舞的特征及价值刍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期)从现代人的价值理念出发,分析了既是三大民间舞蹈之一,也是传统体育活动的锅庄舞:其不仅具有生产与生活、多元性与交融性、健身与娱乐等文化特征,而且在文化、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强身健体等积极作用。

关于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著作有:尕藏扎西《论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的源流》(《西藏研究》第4期),王晓莉、王晓燕的《吾屯下寺羌姆的历史与现状——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下寺“羌姆”的田野考察》(《佛教文化》第2期)、项江涛的《与“灵魂”的对话——关于“羌姆”舞蹈的探析》(《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和《对西藏文化建构中羌姆艺术发展模式的思考》(《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郭晓虹的《青海黄南藏传佛教宗教祭祀仪式羌姆乐舞音乐考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分别考察了羌姆舞的滥觞——原始苯教时期的巫舞,吾屯下寺“羌姆”的起源、表演形式、传承方式、风格特点及与藏族文化的关系,羌姆在参与者和宗教崇拜及信仰中的作用、西藏文化和谐建构理论中“羌姆”的发展模式,黄南藏族自治州羌姆乐舞的音乐风格及其宗教礼仪意义。

其他关于西藏舞蹈的研究成果还有:万代吉的《倾听远古的舞动——探讨藏族远古时期的舞蹈》(《西藏研究》第2期),文章主要从岩画等文物、传说和歌谣、原始舞蹈形态遗存等入手,探讨了藏族远古时期的舞蹈。曲杰的《漫谈西藏琼结“久河卓舞”及保护》(《西藏研究》第2期)与觉嘎的《略论热巴艺术》(《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分别论述了“久河卓舞”和“热巴”的基本情况,并就其现状和前景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格桑吾珠、王东的《藏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与学院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关系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指出应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腾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也要科学把握其创作的自由度。王华在《西藏流浪家族谱系及艺术活动个案调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第3期)中梳理了冬洛(康沙),窝托、桑丁三个最有代表性的热巴流浪家族的传承谱系,并记述了这些流浪艺术家们完整的表演过程,是以后研究“热巴”可资利用的一手资料。

高慧芳在《迭部藏族地区的传统节日“道”及其节日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中论述了迭部藏族地区的传统节日“道”及节日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泽吉的《略谈康区果卓、热巴、康谐三大舞的艺术特色》(《西藏研究》第1期)分析了昌都、康定一带流行的锅庄舞、热巴和康巴弦子的内容、形式和各自的艺术特色。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09年度西藏艺术研究的特点:藏传佛教美术这一传统优势学科,继续了以往的高水平,涉及汉藏佛教美术交流的研究成果,成为西藏佛教美术研究的重头戏。藏戏和舞蹈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在广度上涵盖了整个西藏和青海,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的藏族集聚区,时间上更是从史前到现当代均有所成果。西藏音乐艺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虽刚刚起步,但2009年在佛教音乐、音乐技法等方面展现了本学科的活力和朝气,有多篇高水准的文章出现。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