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工艺
工艺美术涉及日常用品的许多方面,对于美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它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对西藏工艺美术的研究能够揭示其中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和审美价值。
1.服饰
张鹰主编的《西藏服饰》(上海人民出版社)以西藏不同地区的服饰为章节,介绍了西藏各地区别具特色的服饰风格与风貌。李玉琴的《藏族服饰的区域特征探析》(《云南社会科学》第6期)将藏族服饰区划为13个类型区,通过分析得出:中心区域的服饰文化一致性突出,过渡区域的服饰文化变异大,种类也较多,边缘区服饰呈现出多元性和融合性。李玉琴的另一篇论文《藏族服饰的美学分析》(《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概括了藏族服饰的艺术表现力,包括结构、色彩、图案及配饰等方面表现出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念,揭示了藏族服饰蕴藏的丰富的审美含义和审美价值。次吉卓玛的《论藏族民族服装在舞台上的运用与表现》(《西藏研究》第1期)和其美卓嘎的《探析现代舞蹈服装设计》(《西藏研究》第2期)分别探讨了如何表现和设计舞台表演服饰。
2.装饰图案
李欣华的《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主要阐释了藏族装饰图案审美的“属性”和“共性”。项江涛的《藏族艺术的装饰纹样》(《中国西藏》第3期)以法座“盖座”前的装饰图案为例,分析了其由现实生活中作为对神佛的供奉物品,到在画面中作为装饰表现的演变过程,对研究其他装饰纹样的源流具有启发性。蔡光洁在《康藏民居装饰图纹形式风格的共性特征》(《民族艺术研究》第2期)中认为康藏地区民居装饰艺术具有外观多样化与内部高度统一的特点,地域环境、民族认同、宗教信仰以及传承习惯等因素是决定其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李云峰在《“藏族图案”中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色》(《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第2期)中认为藏族图案是藏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表现了藏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民族气质。拉都的《藏族传统吉祥八宝图的文化内涵及其象征》(《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论述了“吉祥八宝图”这一藏族民间传统美术中最常见而又被赋予深刻内涵和吉祥喜庆喻义的装饰图。
3.其他
张新杰的《西藏与内地陶器起源、制作工艺及陶瓷业现状比较》(《西藏研究》第2期)指出两地陶器起源基本同期并分析了因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文化因素等产生的工艺之异同。
藏纸作为传统纸品中的独特品种,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索朗仁青、古格•其美多吉的《西藏传统藏红工艺调查》(《中国藏学》第2期)一文,通过对西藏著名的藏纸生产点金东造纸坊和尼木造纸点等的实地调查,介绍了藏纸的原料来源、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藏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提供了基础依据。另外一篇介绍藏纸的文章是孙丽芹、桑旦扎西的《藏纸文化初探》(《西藏科技》第9期),介绍了藏纸的造纸原料(瑞香狼毒草、麻等的纤维)、造纸的十道工序,著名的藏纸等。
赵心愚的《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藏族面具的分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根据田野考察资料,分析了藏族面具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分布的特点:传入时间早、功能类型比较齐全、面具的的传入与藏传佛教和苯教的传入有关。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