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4:48:3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有关药物研究方面的有14篇论文,其中南太加和尕日毛两位针对当前因野生动物的总体数量递减、牛黄、熊胆、麝香的自然产量下降,市场供应极度萎缩的情况下大量使用人工合成品的这一现状,发表了《关于牛黄、熊胆、麝香替代药研制的必要性及其研制工艺略谈》(《中国藏医药》第11期)。文章以青海省藏药标准为例,在171味藏药成方中含有牛黄成分的占20.5%、含有麝香的占26.5%、含有熊胆的占11.7%。如此大的用量天然药品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而大量使用人工合成品时又存在许多疾病不适用人工合成成分、毒副作用明显等特征。针对这一困惑,作者提出了挖掘、开发针对不同适应症的替代品。如牛黄的替代品有金渣驯,主要适用于肝炎;阴干的斑唇马先蒿,适用于清热、盛热隆分离。熊胆的替代品有婆婆纳,主要适用于止血、消炎;各种动物胆粉的混合,适用于生肌、收缩血管、赤巴病。麝香的替代品有牛尾蒿、黄毛翠雀花、雪莲等,各自适用于不同的主症。此外作者还一一列出了三种药品的通用替代品。以牛黄为例,可由土牛黄、獐芽菜、马先蒿、山苦荬、乌头、红花、牛尾蒿、紫菀、巴夏嘎、兔耳草等药材的合成品。并详细列出了各个成分的用量及炮制方法,合成工艺等制作方法。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呼吁藏药研究机构和临床机构共同努力协商,尽快制定出台针对不同适应症的珍稀药材替代品标准。龙珠多吉的《藏医学中的生物科学》(《西藏大学学报》第38期)从内容、特点及成就三方面分析藏医药学中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内容的生物科学价值。文章从藏医学的角度论述了动植物的命名和分类方法、鉴别手段,认为药物研究层面藏医理论中植物原料明显多于动物原料;动植物的鉴别以外象和生活习惯为主;动植物以人为分类方法为主,自然分类方法为辅。指出,藏医学对动植物的命名方法及种属名称非常独特,在其他学科中非常罕见。可把藏医学对生态学方面的论述概括为:生死两端内外环境的统一,即物质循环的恒定;药物的味性与内外五源的统一,表明了无机界与有机生物界存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疾病病因与内外五源的统一,即内外环境的不和谐为一切疾病的根源的结论。

增太加主编的《藏药制剂工艺原理》(藏文)一书主要介绍了藏药制剂工艺发展史及藏药炮制工艺特色,药品管理规范(GMP)以及制药前期准备,藏药制药工艺所依据的理论原则,传统藏药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酥油剂五个基本剂型及浸膏剂、灰剂、药酒的含义、制作方法和传统用具,还介绍了现代剂型胶囊剂、片剂、洗剂、糖浆剂、贴剂、栓剂、眼药水等剂型的含义及GMP工艺。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