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3:4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三、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

当今世界,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生态环境及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生态人类学就担负起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重任。生态人类学的互动观点认为文化与环境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两者的重要程度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各个族群的先民在其所处环境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着一套生存技能和经验,构筑了与这种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性知识。这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生存文化是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有其合理内涵,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发掘。这些文化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类似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变同一地区不同族群的生态观念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为当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马宁就以舟曲县三个藏汉村寨的案例,撰写出《甘肃南部林区族群生存文化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以舟曲县三个藏汉村寨为例》(《西藏研究》第1期)。舟曲三个村寨对待生态环境的不同态度和因此得到的不同结果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值得深思的生态画卷,形成了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与以苯教为核心的生存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舟曲人地方性生态知识的集合,也是他们生存智慧的体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对地方性生态知识和技能的发掘与利用是非常必要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审议批准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从2004年开始到2010年投资75亿元,核心工程是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因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点成为一个新的特殊社区。本年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三江源地区移民问题的有两篇论文值得介绍。一篇是荣增举撰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社区的居民需要——以玉树县上拉秀乡家吉娘生态移民社区为例》(《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该文运用社会学的需求评估理论(所谓需求评估,就是了解案主的信息,对其需要、问题及其个人与社会环境原因机制有所把握),通过对玉树县上拉秀乡家吉娘移民社区的调研,掌握生态移民社区的背景,以需要及需要测量的理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对家吉娘移民社区的居民需要进行了探索,并初步探讨了满足生态移民社区需要的社区工作介入策略。通过对家吉娘移民社区的需求评估,基本达到两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在于把握家吉娘移民社区背景、分析居民的需要和问题;第二层次的目标在于,为了提高移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稳定而根据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技能介入移民社区。

解彩霞的《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与回迁愿望分析》(《攀登》第6期)则提出了社会适应问题是生态移民理论研究的重大命题,在实践上,它对生态移民行动的成败起着决定性影响。作者认为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三江源区生态移民,与国内其他地区生态移民有着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迁出地游牧社会与迁入地城镇社会基本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两极;以政府主导性移民为主,以极不稳定的生态压力为主要“推力”。因此,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将十分艰难。作者一行于2006、2007年夏末分别在青海省海南州和玉树州做了深入调查,以对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有更为准确地把握。作者发现,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同样“延续了长期形成的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危机应对’和‘政府直控’的特点”。在实施生态移民前,三江源区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草原鼠害猖獗、源头产水量逐年减少、生物多样性急剧萎缩、生态难民逐年增加。在这种形势下,生态移民成为维护源头、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失衡的应对策略,也成为解决三江源区一系列现实社会问题的无奈举措。该文通过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和回迁愿望的研究,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程度不高、回迁愿望不高这一悖论,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提高移民社会适应程度、降低回迁风险的对策。

在大量的涉及藏区生态环境的图书、论文中有一篇难得的历史学论文《论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经济社会结构及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作者张生寅在简述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他认为河湟羌人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是对当时青海草原资源环境的一种精巧利用与主动适应,对维持草原人地关系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开发经营青海草原做出了积极贡献。该文所述史实应当对今人处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有所借鉴,因此特别推荐。

另有一篇文章从地理学出发,揭示了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侯光良、许长军和樊启顺通过他们的论文《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三次扩张与环境演变》(《地理研究》第1期)提出,晚更新世以来,史前人类有三次向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张的历程,均与环境演变有密切的关系。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