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与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3:4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二、生态、经济与产业发展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其平均海拔达4727米,有“地球第三极”之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高原地形与生态屏障作用对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西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协调,并对邻近区域环境起到安全保障作用是在西藏实现生态安全战略的主要目的。围绕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钟祥浩、刘淑珍、王小丹、李辉霞、周伟和李祥妹的论文《西藏高原生态安全研究》(《山地学报》第1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采用“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和野外调查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域分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风险对生态安全影响等进行了系统调查与评价。本论文通过多学科综合集成,揭示了生态环境脆弱度、人类干扰度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构建了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体系,为维护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和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据本项目研究成果编制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于2009年2月18日得到了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审议通过。本项目研究成果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工程等理论指导下,生态产业形成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的发展模式,为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和经营战略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罗华发表的论文《西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在借鉴国内外生态产业成功发展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藏产业发展实际,对西藏生态产业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徐爱燕、安玉琴和王大海在《论藏族生态产业及其发展重点》(《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中也分析了生态产业构成要素,并通过构建西藏生态产业体系,指出未来西藏生态产业的发展必要性及其产业发展重点,必将利于西藏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利于西藏的可持续发展。

环青海湖地区属于青海湖湿地,是青海省重要的牧业区,也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环青海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经济效应分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的作者丁生喜和王晓鹏通过对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现状调查,深入分析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经济效应,提出了环湖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路。

杨有柏、马凤莲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视角下青海企业绿色竞争力路径探析》(《柴达木开发研究》第5期)中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企业绿色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青海企业绿色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例如经济的相对落后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存。指出,如何提升青海省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树立绿色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通过取得“绿色通行证”,使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协调。提升企业自身素质,建立现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创新绿色技术,实现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制定相应的绿色政策,规范各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该文是本年度从企业微观角度研究生态与经济关系的唯一一篇论文。

青海三江源区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盛国滨在论文《循环经济理念与三江源生态产业发展》(《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中提出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理念,选择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三江源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移民是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核心和基础工程,而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是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生态移民工程目标的关键。邢晓红撰文《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林业经济》第7期),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后续产业空间有限、主导产业经营水平较低、产业布局发展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移民补偿机制、培育主导产业,实施城镇带动等对策。李芙琴在探讨同样的问题时以果洛州为个案,在《浅析“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草业畜牧》第8期)中通过探讨三江源区当前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果洛州生态移民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生态旅游这个发展根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型旅游形式,自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一直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一些经营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更是对生态旅游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不同利益群体认知研究——九寨沟风景生态旅游的社会认知差异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5期)一文中,作者胡北明、王挺之发现虽然生态旅游一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但研究者们并没有从生态旅游参与者的角度去回答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该符合什么样的规则,缺少从生态旅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整体研究。因此他们撰文旨在了解九寨沟景区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主要利益群体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知及发展态度,并探讨不同利益群体对生态旅游内涵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态度之间的关系。经他们分析发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视角的不同,对生态旅游内涵关注的焦点也不同,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也有差异。

旦增卓嘎和周玲强的《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西藏大学学报》第3期)则从目标管理、政策导向、基础设施、专业人才、资金投入和法律规范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目前西藏在推出生态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本年度有两篇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方面的论文值得一提。赵青林、毛伟和彭瑛在《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研究》(《安徽农业科学》第5期)中选取1986年至2006年青海省的经济与环境数据,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为基础,采用SPSS软件建立了人均GDP与4种环境指标的模型,对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青海经济—环境关系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特征,工业废水排放量拟合曲线呈正“U”型,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表现为“U”曲线的右半部分,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拟合曲线则呈正“U+弱倒U”型曲线;青海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SO2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出现弱转折点,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作者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格局,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开发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而同年孙立霞撰文《青海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6期),选取青海省从1998年到2009年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描述青海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该研究采取与前一论文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论也基本相同,那就是:1998年到2009年这一时期青海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不完全符合典型的EKC特征,应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青藏铁路通车在加快西藏社会经济发展,为西藏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了便利条件的同时,也给西藏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朱玉福、唐文武的《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针对青藏铁路通车对生态环境已产生或可能引起的问题,提出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制度建设,以适应西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