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3:4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本年度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各类学科的科研人员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观察视角出发,探讨与西藏和其他藏区生态与环境相关的问题。由于涉及的学科领域庞杂,体现出现代科研中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因此本篇可以笼统称之为对藏区的“绿色”研究。同样由于本篇涵盖的领域多,特别是本年度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生态、文化与法治建设,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应用这几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当地生态环境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青藏高原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包括社会、资源、环境和发展“四位一体”,协调的、有机的、庞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完整性、国家版图的完整性以及实现现代化的时空性。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刘同德教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发展的研究工作,其力作《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把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新水平,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对象是由人口(population)(P)、资源(resources)(R)、环境(environment)(E)和发展(development)(D)所组成的区域PRED复合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理论界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没有形成指导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而实践中却又极其迫切地需求这种理论的指导。这部学术著作根据地区差异与发展实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修正PRED系统的基础上,就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与生态环境支持系统(SRED系统)进行了定量研究与实证分析,从而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推进到制度支持系统层面,强化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智慧建设。本书根据青藏高原区域SRED系统能力分析结果,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八大主题及十项发展原则,其中两条主线指的是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处理好青藏高原区域发展与环境问题;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解决好青藏高原区域的“效率与公平”。最后本书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例如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战略及空间模式等,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次仁欧珠撰写的论文《西藏交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从西藏交通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探讨了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者认为,因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只有做到环境保护与交通规划紧密协调,才能实现西藏交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环境要素。《青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第3期)中,王海洁和张建英通过青海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就如何实现和促进青海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长和放牧家畜数量的增加,草原荒漠化危机已成为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国内虽然已开展了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但是对于草地领域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朱丽、紫发熹和李广宇在论文《玛曲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草业与畜牧》第6期)中,试图通过对草原生态补偿原则、标准、主体、对象及方式等的探讨,提出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顺利实施的建议,为玛曲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