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代文化研究
20世纪90年代,西方涌现出一批基于新理论、新方法研究藏族神圣地理(神山、圣湖、圣迹、圣地等)以及相关仪式、神圣空间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细致的评析,有助于国内同行更好地了解西方朝圣视野下对于藏族民间宗教与文化的探讨,从而对其研究观点、研究理论与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推进我国藏学研究的发展。才贝的《西方“朝圣”视野下藏族“神圣”地理研究及其分析》一文正是基于此,对藏族“神圣”地理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常凌翀的《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1期)一文论述了在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的现实思考,从理论上分析探讨数字化保护方式的优劣。积极利用大众媒体超越时空限制的数字传播特性,扩大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提高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路径。
顿珠拉杰的《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区人文遗产综合考察》一文通过实地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四方面对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人文遗迹进行考察和记述:其一是该地区的总的历史沿革,二是具体的人文遗址,三是寺院方面,四是神山圣湖的传说。比较全面地阐释了珠峰地区的历史及其人文风貌,为该地区的人文历史研究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变迁,历史文化街区在新时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胡海燕、图登克珠、次仁德吉的《基于功能演变视角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拉萨老城区为例》(《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一文从功能演变的视角出发,以拉萨老城区为例,探讨了其主要功能、功能演变以及功能演变对老城区保护与发展带来的挑战,提出老城区未来发展应遵循保留、更新、拓展等三个基本原则。
周德仓的《抓住历史机遇,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学”学科建设》(《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5期)一文试图在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历史回顾中,阐明构建少数民族新闻学的必然性、研究思路和学科构架,并简要说明中国西部、民族院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在少数民族新闻学学科建设中的历史机遇和责任。周德仓著《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一书对中国藏文报刊的发展脉络、传播规律及现状等做了清晰梳理和研究,填补了中国藏学研究和少数民族报刊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辛峰《藏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一文认为,藏区是中国最古老、最典型、最强大的游牧文化区域,也是世界上最密集、最独特的宗教文化交汇地之一,同时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样式众多的民族文化遗产。藏区民族文化遗产是以藏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互相交融并存的原生态文化,也是藏区各民族所创造、共享、传承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相继公布了一大批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藏区民族文化遗产入围,因此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吴琼的《保护和开发热贡文化资源探析》(《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一文从热贡文化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特质上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分析了热贡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吴解勋的《青海藏文图书出版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攀登》第1期)一文通过对青海藏文图书出版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青海藏文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常凌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传播路径》(《兰州学刊》第12期)一文认为,西藏是我国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借助影像数字化技术的传播优势,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保护和积极发展势在必行。关键要处理好原生与再生的辩证关系,既要整体性保护好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又要充分发挥影像化的形象、直观、多维性、审美创新性和影像化物质载体保存的长久性,积极实现影像化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双赢,传其神韵,把根留住。
李美萍《当代西藏电影分类及理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6期)一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大体上,西藏电影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西藏作为一个背景,西藏被想象为一个类似于武侠的神秘世界,作为神话的西藏存在;第二类是有关西藏文化、风俗的电影,作为地理学上的表征存在;第三类是国外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西藏存在;第四类就是西藏人类学纪录片,作为人类学记录的西藏存在。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