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言文字本体研究(藏文部分)——藏语言文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3:49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0年中国藏学界出版和发表了大量关于藏语言文字研究的书籍和论文,其中,一些成果在理论观点和论述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归纳起来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在研究内容层面,既有对语言发展演变的历时研究,又有对语言的共时研究。其二,在理论探讨方面,既借鉴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又有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建议。其三,在研究方法层面,运用了文献综合法、列举法、对照法等多样化的研究路径。以下分几个方面对2010年藏语言文字研究藏文类成果加以简要综述。

一、藏语言文字本体研究

藏语言文字本体研究是指对藏语文本身的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方面进行研究,藏语言文字本体研究历来是藏学研究工作中的重点领域,2010年对藏语言文字本体的研究成果有数十篇。学者们结合藏语言文字本身的结构特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藏语言文字的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藏语言文字法研究

藏语言文字十分讲究语法规则,具有非常严密的语法结构规则和要求。已有《三十颂》和《音势论》等著名的藏文文法典籍。对藏文文法的研究,主要有吉太加的《〈十三颂〉和〈音势论〉形成年代考——与恰白·次旦平措先生商榷》(《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普片多的《略论藏文助词所表示的格分法》(《西藏大学学报》第2期)、干木滚的《论邦译师洛追登巴〈字、词、句三身简明论〉对后期藏文文法著作的影响》(《西藏研究》第3期)、桑杰才让的《藏译声明学四大名著的特点》(《攀登》第1期)、才让扎西的《从古藏文浅析藏文字的“命”和“因”》(《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才让东智的《藏语字篆符号的类型及语法功能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才航多杰的《藏文动词应用浅析》(《西藏教育》第2期)、豆格扎西的《古藏文中后缀字的组词规律和特征初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尕旦木加的《论藏文标点符号“tsheg”》(《甘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斗太加的《从碑刻古藏文看领属格天接字的变化》(《攀登》第3期)、旦正加的《吐蕃时期藏语后加字“v”的新释》(《西藏研究》第3期)、桑杰卡和才让吉的《略谈有关藏文系足字“wa”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藏毛草的《也谈〈格萨尔〉中重叠词的类型和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旦正多杰的《古代盟约中基字“ta”的虚词变化》(《攀登》第1期)。

吉太加的《〈十三颂〉和〈音势论〉形成年代考——与恰白·次旦平措先生商榷》中对《三十颂》和《音势论》等藏文语法典籍的撰写者和年代进行了深入论证,认为其出现的年代应在公元7世纪左右。普片多在《略论藏文助词所表示的格分法》中运用现代语言学关于语句结构的研究方法,从结构及功能分别阐述了助词格律第二、第四、第七格之间的语句差异。干木滚的《论邦译师洛追登巴〈字、词、句三身简明论〉对后期藏文文法著作的影响》简要介绍了邦译师的《字、词、句三身简明论》、嘉央协巴的《梵语集》、章嘉帝师的《正字学,智者生处》三部著名藏文翻译典籍,并在彼此对照的基础上论述了这三部典籍对藏文文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才让扎西的《浅析古藏文文字的“命”和“因”》根据学界对敦煌古藏文为主的古藏文文献的研究成果,对古藏文文字的“命”和“因”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总结和归纳了古藏文文字的“命”和“因”的语法特点和形式、语法功能。桑杰才让的《藏译声明学四大名著的特点》一文概述了藏译声明学四大名著引进西藏的历史沿革和四大名著的声明学特点,提出藏族声明学是以印度声明学文化为母版,加深对藏译声明学四大名著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提高藏族声明学的发展。才让东智的《藏语字篆符号的类型及语法功能研究》结合现有藏文文法学家们的理论建构和方法论,简要分析了藏文语法学中文字之间的使用区别及其“命”和“因”等方面的各自特点,并提出了这一差异的不同语法规则和功能。才航多杰在《藏文动词应用浅析》从动词的使用方法及其所指行为,论证了动词具有的事和行为涵义。豆格扎西的《古藏文中后缀字的组词规律和特征初探》根据古藏文文献中有关内容,通过描述和分析一个组词结构的前后组成,详细论述了藏文名词中后缀字的一般形式和特点。尕旦木加在《论藏文标点符号“tsheg”》中对照藏文语法典籍和史书记载、古代石碑文,分别对藏文乌金体和乌梅体两种字体中的“thseg”及其实用规则和发展沿革等进行了深入阐述,以此对现有藏文语法中的一些规则和习惯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探讨性研究。斗太加的《从碑刻古藏文看音判位词使用规律的变化》一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藏文语法中音判位词的基本内容,进而从“雪石碑文”、“林芝地区的岩石碑文”、“赞普赤德松赞墓碑文”、“大昭寺前石碑文”等碑刻上的藏文回顾了古藏文中音判位词的语法使用特点,并与现阶段藏文中音判位词的用法相比照,论述了藏文音判位词在不同时期发生的演变。旦正加的《吐蕃时期藏语后加字“v”的新释》通过对藏族古代碑刻文献中后加字“v”的用法规则,分别阐述了古藏文中后加字“v”的使用规则和语法功能,及其发展演变。桑杰卡和才让吉的《略谈有关藏文系足字“wa”的几个问题》分别介绍了藏文三十个字母中六个后加字“ca”、“cha”、“ja”、“tsa”、“tsha”、“dza”的字体构成、在此基础上,根据藏文文法典故重点探讨了“wa”字的字体和音节构成,发音形式和语法功能。藏毛草的《也谈〈格萨尔〉中重音词的类型和特征》专门针对藏文史诗《格萨尔》的语句结构和特点,通过例句的方式,对其中重音词的功能及其类型、构成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