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研究(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3:56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五、舞蹈研究

藏族舞蹈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发展至今已渗透到藏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2010年对藏族舞蹈的研究出现了多篇论文和一部专著。

李措毛、牟英琼的《藏族歌舞》(青海人民出版社)是作者多年研究藏族歌舞的总结性成果,内容包括藏族歌舞的文化语境、藏族民歌代表“拉伊”、藏族歌舞代表“卓”、康巴藏族歌舞与安多藏族歌舞的关系、藏族歌舞杰出的传承人、藏族歌舞艺术的创作与欣赏等6个部分。

有关藏族民间舞蹈研究的论文有:刘伟的《藏羌锅庄的社会功能及其现代变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探讨了藏羌锅庄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演化,指出其在继续发挥其伦理教化和社会整合功能的同时,日益呈现出显著的健身娱乐功能。次珍的《玛拉木望果节中古老仪式歌舞“百谐”研究》(《西藏艺术研究》第1期)从表演形式入手,对玛拉木望果节中的歌舞“百谐”进行了分析,以其表演服饰、歌词内容、音乐舞蹈、服饰道具,尤其以整个仪式主持的“阿拉”及其特殊身份为一条线索,探寻百谐这种古老仪式歌舞的发展轨迹。拉巴卓玛的《西藏传统民间舞蹈的现状与走向——以个案为例》(《舞美高原》第4期)对西藏各县的民间舞蹈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整理,并对传统民间舞蹈在新的历史空间下呈现出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李生贵的《甘南藏族民间歌舞“沙目”探析》(《音乐创作》第2期)对“沙目”这一古老的藏族民间舞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表演形式及音乐特征。邱月的《平武厄哩寨白马藏族“跳曹盖”仪式的田野考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通过田野考察,描述了厄哩寨白马藏人“跳曹盖”舞蹈仪式的过程、组织制度以及意义蜕变等内容。

对藏族宗教舞蹈的研究论文有:王晓莉的《拉卜楞寺羌姆的历史与现状——甘肃夏河县拉卜楞寺羌姆的田野考察》(《佛教文化》第2期)对拉卜楞寺的宗教舞蹈羌姆以及民间和藏戏舞蹈等进行了大量田野考察,并结合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舞蹈艺术等理论与文献材料,对拉卜楞寺羌姆舞蹈的起源、种类、表演形式、传承方式、艺术风格特点以及与藏族文化的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才让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金刚法舞研究——以拉卜楞寺正月法舞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藏传佛教金刚法舞的起源研究》(《艺术探索》第1期》)两文,前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拉卜楞寺正月法舞的表演内容等加以探讨,认为正月金刚法舞表演是一场完整的密宗具誓法王伏魔仪轨的实施。后者分析了印度密宗中的舞蹈与法舞的关系、法舞与面具舞的关联,探讨了金刚法舞的起源和形成的时代背景。李华的《论塔尔寺羌姆——“法王舞”的构成要素及其美学价值》(《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则通过对法王舞内容、面具、服饰、音乐的具体分析,探讨了其美学意义。

对藏族其他舞蹈艺术的研究成果还有:黎国韬的《十六天魔舞源流考》(《西藏研究》第2期)对元代的“十六天魔舞”展开研究,认为此舞渊源于藏传密教的金刚舞,所表现的内容与莲花生大师收伏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有关。创编这种乐舞的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上师,初期原在河西流传,后来随着黑帽系的得宠而于元末和其他密法一起进入宫廷。它在汉地的流传过程中不止一次被改造,并逐步减少了宗教因素。元亡以后,此舞仍不时出现在汉族戏曲表演之中,反映出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李延浩、杨向东的《藏族原始“拟兽舞”考察》(《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第2期)探讨了藏族“拟兽舞”形成的文化成因和初始意义,作者通过分析西藏岩画中的各种动物图像,对“拟兽舞”进行解读,认为其为远古时期主要的舞蹈表现形式,并影响到现在藏族的许多舞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分别体现出以下特点和不足:汉藏佛教美术交流及藏传佛教美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多部论著及高水平论文发表,但遗憾的是当代藏族美术研究著作及论文数量很少,并且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论著并未出现;有关藏族音乐、藏戏的研究也出现了具有高水平的论文;藏族舞蹈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民间及宗教舞蹈的研究上,对当代藏族舞蹈的学术研究比较薄弱。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