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乐研究
藏族特殊的地域特点与民族传统孕育出了独特的藏族音乐艺术,高亢嘹亮,曲调悠扬,体现着藏族人民特有的情感和精神风貌。2010年藏族音乐艺术的研究专著和论著包括:
宛煜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藏族音乐艺术发展综论》(《民族音乐》第6期)论述了西藏自1950年至今的藏族地区音乐取得的成就。
更堆培杰主编的《西藏古乐谱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一书搜集了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在不同时期形成、发展、传承的大量诵经音乐“央译”乐谱和器乐音乐“瑞辞”乐谱,并初步解析了不同乐谱系统的谱式形态,以及不同符号的称谓、含义和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规则和要求等关键性问题,为后人对藏传佛教古乐谱的研究,乃至对整个藏传佛教音乐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更堆培杰、觉嘎的《藏传佛教“绝耷”音乐结构研究——以雄色尼古寺“绝耷”音乐为主例》(《佛教文化》第3期)和嘉雍群培的《藏传佛教中的“扎年琴”》(《佛教文化》第1期)也涉及佛教音乐研究。
魏晓兰的《论四川康巴安多地区藏族民歌的音乐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对该地区民歌在音阶与调式、核心音列、旋法特征、唱腔与衬词、节拍节奏与曲式五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总结出该地区民歌的独特艺术特色。张莉、张超的《稻城亚丁区域藏族民歌的形态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则考察了稻城亚丁区域藏族民歌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伴生艺术形式、音乐形态等各方面内容。
格桑的《透视音乐中的西藏历史》(《西藏艺术研究》第1期)从西藏的民歌、儿歌、古尔、鲁、果谐、堆谐等歌舞音乐中探讨了其折射出的西藏历史。康·格桑梅朵的《漫淡藏族“毕旺”拉弦琴的历史文化》(《西藏艺术研究》第1期)则分为琴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拉奏技巧、表演形式以及在巴塘“谐”歌舞中的功能作用等几个部分探讨了藏族传统乐器“毕旺”琴。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