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艺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发表的成果众多,进一步往广度、深度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面按不同专题进行介绍。
一、综论
本年度艺术研究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研究著作为谢继胜主编的《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上、下册,上海书画出版社)。该书共120万字,700余幅图片,系国内第一部藏传佛教艺术通史性著作。全书分7—9世纪汉藏艺术交流、10—13世纪敦煌西域汉地风格艺术对后弘期藏传佛教艺术复兴的影响、藏传佛教艺术在西夏的传播、元代中原藏传佛教艺术、明代藏传佛教艺术对汉地艺术的影响、明代蒙古藏传佛教艺术、清代宫廷藏传佛教艺术、清代北京和南方的藏传佛教艺术、清代西蒙藏传佛教艺术等9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从7—18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的瑰丽画卷,并将藏传佛教艺术放在我国多民族文化相互依存与共同发展交融的背景下加以总体把握研究,从而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多元一体、水乳交融的格局。该书既注重横向研究,即主要是通过考察不同时期藏传佛教艺术本身的特点,并分析其风格成分;也注意纵向研究,即主要以藏传佛教艺术作品风格,尤其是藏传佛教艺术在汉地的传播为线索,将个案研究的结果按风格发展的历史线索串联起来;同时,又考虑到藏传佛教艺术本身在西藏腹地的发展规律与印度、尼泊尔纽瓦尔艺术对西藏的影响,将7—18世纪的藏传佛教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汉藏艺术的交流及藏传艺术在中原内地的传播历史加以研究。该书的出版,填补了藏传佛教艺术研究的一项空白,代表了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准。
罗文华、文明的《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属寺考察报告》(《故宫博物院刊》第1期)对妙因寺、显教寺、感恩寺和雷坛四处鲁土司属寺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属寺现存的所有文物的图像资料进行了全面采集和初步整理,首次对妙音寺万岁殿外回廊进行了绘图,对鲁土司所属寺院发现的唐卡、造像和经典进行拍照和整理,对妙音寺等多处佛殿的357幅曼荼罗进行重点考察。对属寺建筑及壁画上的题记进行分析,为寺院或殿堂建立年代以及壁画、雕塑的断代提供了证据。文章对鲁土司属寺反映出汉藏文化共融、共存现象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认为其作为研究明清美术史、明清宗教史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也是明清时期汉藏文化交流的直接证明。
奇洁的《从〈格萨尔〉史诗看汉藏工艺美术交流》(《西藏艺术研究》第1期)从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的角度去审视《格萨尔》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文章着重考察了史诗中的汉藏之间丝绸、瓷器及相关工艺美术品的交流,详述了汉藏文化彼此间相互影响及融合。林姝的《明清唐卡绘画中的玻璃器》(《紫禁城》第6期)通过分析明清唐卡上的玻璃器,探讨了明清时期中央与地方、汉地与藏地在艺术方面的互相影响,以及中国与西洋在文化、贸易上的交流。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