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简称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于1991年,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管理。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经过受理申报、通讯初评、会议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6月25日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
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继续采取适度限额申报的办法,最后正式受理有效申报27916项,比去年减少270项。其中申报重点项目1531项,一般项目19318项,青年项目7067项。五大社科研究系统中,高校申报24364项,占申报总数的87.3%,社科院申报1281项,党校系统申报1389项,军队系统申报323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申报559项。
本年度公示的拟立项课题为3781项,有4项因举报查实不予立项,公布立项课题为3777项。本年度立项总数比去年减少39项,平均立项率为13.5%,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重点项目274项,每项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2476项,青年项目1027项,资助强度均为20万元。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立项,立项数超过100项的包括:上海、教育部在京直属高校、江苏、湖北、浙江、广东、山东、湖南、河南、四川、福建、重庆、江西、辽宁等14个省市。五大系统中,高校系统3287项,占立项总数的87%;社科院系统205项,党校
系统151项,军队系统48项,各级党政机关及其他86项。
以下为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藏学相关)和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名单(藏学相关)。
2015 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藏学相关)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1 |
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融入研究 |
郑信哲 |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 与人类学所 |
重点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 |
中国藏区公共物品供给与基层政府 执政能力研究 |
李臣玲 |
青海大学 |
重点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3 |
川滇连片特困藏区生态扶贫调查和 制度创新研究 |
沈茂英 |
四川省社科院 |
重点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4 |
四川省藏区语言生态与和谐语言生 活的创建研究 |
尹蔚彬 |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 与人类学所 |
重点项目 |
语言学 |
5 |
维稳反恐视角下藏区突发事件的应 急管理及长效机制研究 |
张明善 |
西南民族大学 |
重点项目 |
管理学 |
6 |
尼江事件视域下甘南藏区提升农村 基层党组织执行力问题研究 |
刘永哲 |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
一般项目 |
党史·党建 |
7 |
新形势下藏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 究 |
韩宏亮 |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
一般项目 |
党史·党建 |
8 |
中国共产党推进西藏社会治理的实 践与理论创新研究 |
续文辉 |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 校 |
一般项目 |
党史·党建 |
9 |
民主改革与西藏社会变动研究 |
杜玉芳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
一般项目 |
党史·党建 |
10 |
藏传因明学理论及其功能研究 |
平措 |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 |
一般项目 |
哲学 |
11 |
维护西藏社会政治稳定的长效机制 研究 |
王向文 |
西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政治学 |
12 |
中国藏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能力 提升研究 |
李春梅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般项目 |
政治学 |
13 |
驻寺工作机制与西藏社会稳定研究 |
余达红 |
江西警察学院 |
一般项目 |
政治学 |
14 |
西部民族地区乡土司法研究 |
陈卯轩 |
西南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法学 |
15 |
依法治国视野下藏区宗教管理法治 化研究 |
边巴拉姆 |
西藏社会科学院 |
一般项目 |
法学 |
“ 16 |
民族国家构筑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 边疆教育政策研究(1901—1949)” |
张建中 |
江西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7 |
清朝皇帝与达赖班禅之间谕折的收 集、译注与研究 |
李勤璞 |
浙江农林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8 |
西夏文藏传佛经“《本续》诸注疏 整理研究 |
” 孙昌盛 |
北方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9 |
援藏进程中提升西藏自我发展能力 问题研究 |
李海红 |
齐齐哈尔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0 |
藏区生态移民增收机制研究 |
尕丹才让 |
青海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1 |
藏区各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图式 与文化意涵比较研究 |
胡昂 |
四川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2 |
川甘交界处白马藏族苯教文献整理 编目及研究 |
、 道吉才让 |
西北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3 |
援藏政策实践比较及援建者口述史 研究 |
张小蕾 |
天津社科院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4 |
西藏穆斯林研究 |
次旦顿珠 |
西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5 |
西藏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的 路径设计研究 |
胡洁 |
西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续表 1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26 |
城镇化进程中藏彝走廊各民族相互 嵌入式社区建设研究 |
范召全 |
西南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7 |
川甘青滇连片特困藏区公共服务有 效供给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
卢阳春 |
四川省社科院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8 |
一个世纪来青藏高原泛江河源区岛 状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
文艳林 |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 与人类学所 |
一般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29 |
敦煌古藏文法律文书与吐蕃司法制 度研究 |
卓玛才让 |
西北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中国历史 |
30 |
国家认同与调适——民国川滇青甘 康藏区土司研究 |
田利军 |
四川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中国历史 |
31 |
近代康区治理与西南边疆安全研究 |
朱映占 |
云南大学 |
一般项目 |
中国历史 |
32 |
150 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学术思想史 |
冯建勇 |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 疆所 |
一般项目 |
中国历史 |
33 |
清代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 发展研究 |
胡日查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宗教学 |
34 |
汉藏《大藏经》互补研究 |
更登 |
青海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宗教学 |
35 |
青海果洛地区藏传佛教多教派共存 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
果毛吉 |
青海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宗教学 |
36 |
杏雨书屋藏敦煌遗书编目与研究 |
王招国 |
上海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宗教学 |
37 |
阿底峡道次第理论及其在西藏地区 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
郑堆 |
|
一般项目 |
宗教学 |
38 |
汉藏教理院与民国佛教研究 |
杨孝容 |
重庆社科院 |
一般项目 |
宗教学 |
39 |
汉藏文论比较研究 |
马建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中国文学 |
40 |
明清时期汉藏佛教小说比较研究 |
宋珂君 |
中华女子学院 |
一般项目 |
中国文学 |
41 |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 与传承研究 |
黄晓娟 |
广西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中国文学 |
《 42 |
诗境》五种梵藏合璧版本的校勘与 研究 |
吴玉 |
青海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中国文学 |
43 |
藏汉双语者及藏汉英三语者心理词 汇语义表征的 SOA 多点测试法与 ERP 对比研究 |
黎明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般项目 |
语言学 |
44 |
藏文字发展史研究 |
维马泽里 |
西藏大学 |
一般项目 |
语言学 |
45 |
藏语安多与康巴方言语音对比研究 |
龙布杰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一般项目 |
语言学 |
46 |
我国藏区的健康传播与青少年发展 研究 |
李东平 |
西南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新闻学与传播 学 |
47 |
藏文古籍纸张的鉴别与修复综合技 术研究 |
索朗仁青 |
西藏大学 |
一般项目 |
图书馆、情报 与文献学 |
48 |
建川博物馆馆藏二战时期侵华日军 日记的整理、翻译与研究 |
瞿沐学 |
西华大学 |
一般项目 |
图书馆、情报 与文献学 |
49 |
西藏地方档案发展史研究 |
侯希文 |
西藏民族学院 |
一般项目 |
图书馆、情报 与文献学 |
50 |
青海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史儒林 |
青海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体育学 |
续表 2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51 |
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器物的 挖掘与整理研究 |
武杰 |
新疆师范大学 |
一般项目 |
体育学 |
52 |
藏族传统体育在西藏文化建设中的 传承与实践研究 |
耿献伟 |
西藏民族学院 |
一般项目 |
体育学 |
53 |
四省藏区社会经济生态三方协同治 理机制与对策研究 |
刘晓红 |
西南民族大学 |
一般项目 |
管理学 |
2015 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名单(藏学相关)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工作单位 |
项目类别 |
所在学科 |
1 |
中国梦在藏区的认同与建构研究 |
李卫军 |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
青年项目 |
哲学 |
2 |
西南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慢性贫困及 其治理研究 |
周小娟 |
四川省社科院 |
青年项目 |
应用经济 |
3 |
西藏农业发展与社会稳定研究 |
强舸 |
中央党校 |
青年项目 |
政治学 |
4 |
国家认同视角下的内地西藏班教育 政策及其实践研究 |
阳妙艳 |
厦门大学 |
青年项目 |
社会学 |
5 |
跨区域流动“喇嘛”的民族志研究 |
梁艳 |
西南民族大学 |
青年项目 |
社会学 |
6 |
朝向美好社会的西藏社会工作理论 与实践探索研究 |
刘红旭 |
西藏民族学院 |
青年项目 |
社会学 |
7 |
西藏人口转变研究 |
杨帆 |
西南财经大学 |
青年项目 |
人口学 |
8 |
少数民族教科书对中华文化认同的 建构性研究 |
崔珂琰 |
西藏民族学院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9 |
中国社会的西藏问题认知及其对中 央治藏的影响研究(1904—1949) |
魏少辉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0 |
藏医药学矿物质用药的历史及现状 研究 |
切羊让忠 |
青海大学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1 |
藏族物候历研究 |
娘毛加 |
西北民族大学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2 |
甘肃藏族乔科部落社会历史调查研 究 |
才让道吉 |
西南民族大学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3 |
11—15 世纪藏传佛教上乐教法在西 藏、尼泊尔和河西的传播研究 |
魏文 |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4 |
青藏高原多民族聚居区旅游产业与 民族文化产业融合途径及其效应研 究 |
张俊英 |
青海民族大学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5 |
对口援藏省市差别化旅游援藏政策 效率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
田祥利 |
西藏民族学院 |
青年项目 |
民族问题研究 |
16 |
尼泊尔境内“藏独”势力研究 |
宋国栋 |
西南科技大学 |
青年项目 |
国际问题研究 |
17 |
西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程 研究(1949—1965) |
高国卫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
青年项目 |
中国历史 |
18 |
格 鲁 派 三 大 寺 康 村(KHAMS- TSHAN)组织研究 |
魏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项目 |
宗教学 |
19 |
乾隆皇帝御制藏、满、蒙、汉四体 合璧《首楞严经》第九、十卷对勘 与研究 |
柴冰 |
东北大学 |
青年项目 |
宗教学 |
20 |
藏族现当代母语小说艺术形式研究 |
德乐 |
西藏大学 |
青年项目 |
中国文学 |
21 |
藏族译学史研究 |
那加才旦 |
中央民族大学 |
青年项目 |
语言学 |
22 |
藏语命名实体识别及实体知识库构 建研究 |
加羊吉 |
西北民族大学 |
青年项目 |
语言学 |
23 |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 异化研究 |
孙亮亮 |
四川文理学院 |
青年项目 |
体育学 |
24 |
边疆民族地区企业民族多样性的多 层次影响效应研究 |
张传庆 |
西藏民族学院 |
青年项目 |
管理学 |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