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与藏传佛教关公信仰的起源》(李德成,《中国藏学》2014:1),主要内容为:三国时期著名历史人物关羽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宗教中都得到普遍信奉,也是藏传佛教所信奉的护法神。关羽成为藏传佛教的护法神,与北京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时保留了原有的关公信仰有关。雍和宫第一任总堪布七世济隆请求三世章嘉著《关老爷之祈供法》,正式将关公纳入藏传佛教的信仰体系之中,并正式将关公作为雍和宫的护法神而加以供奉。乾隆五十七年在担任西藏地方摄政的八世济隆主持下,拉萨关帝庙建成。
《西藏的鬼子母信仰:经典与图像》(李翎,《中国藏学》2014:4),主要内容为:现今在西藏佛教诸神中很难发现其踪迹的佛教神灵鬼子母,通过笔者对其在西藏的经典与图像的检索与回顾,认为此神在西藏曾经流行过,相关的经本和图像也都有传入,但是对于子孙香火观念不同于汉地的西藏,这个佛教送子神最终在雪域几乎消失。
《文昌神信仰在安多藏区传播的历史及原因分析》(看本加,《青海民族研究》2014:2),以解读民间传说故事、藏传佛教典籍、历史文献资料等路径,探讨文昌神信仰在安多藏区传播的历史,并分析其原因。认为文昌神是在明代安多藏区实施移民实边政策、汉藏宗教文化间经过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及安多藏区多民族杂居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下传播到安多藏区的。
专著方面,今年出版了两部比较重要的关于民间信仰的著作,即《果洛格萨尔信仰研究》(索南多杰著,民族出版社)、《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看本加著,民族出版社)。其中《果洛格萨尔信仰研究》一书作者索南多杰博士选择区域性和民族性文化个性突出,史诗流布全覆盖,民间基础丰实厚重的玛域果洛为研究的田野点,以丰富的民间口传资料、风物遗迹、民间信仰与仪式为考察对象,以史诗与藏传佛教和苯教的关系、史诗与民族和部落的关系、史诗与区域和文化的关系、史诗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史诗的传承和保护的关系等的梳理和探究作为学术路径,借鉴民俗学、语言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和方法做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客观详尽地分析、研判了格萨尔信仰在果洛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另一部专著《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依据作者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对安多藏区文昌神信仰的四种宗教仪式进行了描述,并试图运用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简单分析。本书认为这些仪式是多种宗教文化整合的产物,是展示和延续传统文学化的表现手段。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