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素质提高与妇女儿童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19 18:02:29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巧艺的《藏族女大学生“返乡当公务员热”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第4期)一文,认为国家对藏族大学生的保护性就业政策不利于区外人才的流入,也不利于藏族高级人才的培养,藏区人才将长期处于低水平、封闭的循环,将制约藏族社会的长远发展。建议中央政府和藏区地方政府调整大学生就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藏族大学生异地就业,异地培养开放型的高级藏族人才,实现藏区人才的双向流动,特别是民间高层次的人才长期、稳定流入,将成为促进藏区发展的关键。

王彦智的《西藏农牧民自治意识的状况及成因分析——以M村的调查为基础》(《社会学评论》第5期)一文,认为在特殊生产和生活方式、艰苦的自然环境、浓厚的宗教氛围、特殊行政环境与目标的规制下,M村农牧民的自治意识成长缓慢,影响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运行和民主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广大农牧民思想观念的变迁和现代性的成长及整个农牧区村庄的发展进步。

张怡的《新中国西藏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展望》(《中国藏学》第1期)一文,对西藏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对西藏未来构建普及的、整合的、可持续的儿童福利事业体系提出了建议,包括更新儿童福利理念,扩展儿童福利机构的形式与功能;构建完善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理顺福利管理体制等。

刘凯、张传庆的《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西藏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为例》(《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1期)一文,初步构建西藏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了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最终构建出一套完整的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评价指标体系。

杨晓莉、刘力的《民族本质论对跨民族交往的影响——以中国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为例》(《心理科学》第2期)一文,认为民族建构论启动条件下藏族大学生的跨民族交往意愿较高。本研究说明民族本质论是影响跨民族交往的重要因素,加强民族的社会建构论是促进跨民族交往的重要举措。

隗牧羊、潘红祥的《少数民族语言权利视域下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区泽库县为分析对象》[《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认为在理论层面,双语教学必须以宪法规定的语言平等原则和公民自由理论为理念,指导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在技术层面,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学师资、增加双语教学资金投入和完善双语教材建设,是保证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要素。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