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人口与健康

发布时间:2021-11-19 18:02:28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吴碧君的《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宗教发展的社会学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书,共五篇。其中第二篇介绍了都市藏传佛教流动人口的宗教发展状况,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调查点,分析了都市藏传佛教流动人口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环境要素比较、宗教行为的变化与影响因素、宗教观念的变化与影响因素、信仰适应机制,以及社会整合,并将上述特点与伊斯兰流动人口、彝族流动人口进行了比较。

孔凡磊、艾斌的《西藏城市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问题研究》(《中国藏学》第1期)一文,认为当西藏城市老年人需要长期照护时,配偶是照护的最主要提供者,其次为子女。西藏城市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精神健康呈现正相关,精神健康与长期照护需求呈负相关,社会经济地位不仅直接地影响其长期照护需求(负相关),同时还会通过影响其精神健康而间接地对其长期照护需求产生影响。

杨斌、郑军的《政府财政补贴对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机制分析——以西藏的新农保为例》[《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一文,政府财政补贴是提高农民养老金领取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完善新农保制度,加大各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使不同缴费档次、缴费年限的补贴程度差异明显化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

石人炳、石玲的《西藏流动人口状况与特点——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7期]一文,较全貌地分析了西藏流动人口的规模、地区分布、流动目的、受教育程度、性别结构、生育状况等。西藏呈现人口净流入,但流动人口规模不大;流入人口来源地比较集中,带有明显的“地缘性”特点;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净流入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流动人口生育水平低于常住人口。

王茂侠的《西藏的流动人口与人口流动——基于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比较》(《西北人口》第5期)一文,西藏人口流动的规模虽小但发展速度较快,西藏当前的人口流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形成了良性互动,在人口流动加速的情况下,需要注意跟进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提升西藏本地劳动人口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和支持西藏本地人口的跨省流动。

苏发祥、安晶晶的《论西藏乡村社会的疾病观及村民的求医行为——以西藏南木林县艾玛乡牛村为例》(《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一文,认为在当地村民看来,现代化医疗体系与传统疾病治疗方法并不相互抵牾、彼此冲突,可以同时采用,相互补充。反映出面对现代化,村民们并不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而是自有一套主动应对的智慧。

何瑛、魏元龙等人的《西藏大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分析》(《现代预防医学》第15期)一文,调查得出艾滋病相关知识方面,汉族学生高于藏族学生(P005);艾滋病相关态度方面,“发生高危行为后,我愿意接受艾滋病检测”这一条目,汉族学生得分高于藏族大学生(P005),余无差异(P005)。不同民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来仪、肖灵的《当前成都市藏商群体的基本特点及其现实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2期]一文,认为成都市藏商企业的特点是经营主体和形式多样,经营范围多元化,企业规模大小不一,经营具有较大自主性。藏族商人的族裔性特点为行业选择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大都雇佣本民族员工,选址显现聚集效应。

陆双梅的《震惊的体验:迪庆藏族民众手机交往中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新闻大学》第2期)一文,认为日常生活中,手机跨越时空距离的交往带来的震惊的体验;宗教活动中,手机交往打破并重构了宗教和世俗的界限而产生的震惊的体验;手机使用行为中凸显的震惊的体验,具体为手机品牌表现的象征意义,手机交往激发的情感想象和手机铃声体现的民族认同。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