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统教育与基础教育(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1-19 18:02:34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此部分研究范围更为广泛,涉及音乐、美术、心理、物理、法律、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思想政治、职业教育等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关于职业教育的探讨比往年明显增多,语言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去年有所减少,仍以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最多。

(一)传统教育与基础教育

国民政府初期,在继承清末以来中央政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发展西藏教育的政策。魏少辉《国民政府初期的西藏教育政策研究》(《西藏研究》第1期)一文,利用目前学界较少使用的相关史料,对此政策进行了探讨。指出国民政府此一时期制定的西藏教育政策主要有:制定鼓励藏族青年求学内地的政策、法令,为其内地求学创造条件;整顿北平蒙藏学校,筹组新校;成立负责西藏教育的专职机构,制定西藏教育发展方案等。文章认为,国民政府此一时期的这一政策奠定了其此后“教育治藏”的基础,但当时对西藏的影响十分有限。

余丽霞《藏区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的困境及突破》(《教育探索》第10期)一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藏区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的几种偏颇,从课程视角探讨了藏区基础教育的困境及突破。文章认为,多元文化理念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优化的最佳途径,也是创建藏区教育特色的有力手段。一类模式的课程要加强主体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且所有学科双语化;二三类模式的课程要与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整合,进而培养既能适应现代社会,又具有归属感的人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对民族个体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卓嘎、次旦《学校教育视域下藏族天文历算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第5期)一文在介绍藏族天文历算传承发展历程、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学校在推进藏族天文历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进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其教化功能,对此,从人才培养、教材结构开发与优化、培养空间、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首要场所,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文化资本。高贵忠、吕国光《家庭文化资本对藏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4期]一文,以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从家庭制度化资本、家庭客体化资本、家庭主体化资本等三个层次,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藏族学生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

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积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实行“两基”政策以来我国的一项教育政策。但青海偏远牧区深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一部分家长仍旧不愿将孩子送往学校接受教育。周洛太《青海藏族牧区学龄儿童低入学率的思考——以班玛县知钦乡为例》(《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通过调研,以班玛县知钦乡为个案,在对青海牧区出现的这种情况进行现状揭示的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青海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的政策建议。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