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娜、郭宏、王力丹的《哲蚌寺措钦大殿内转经道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研究》(《中国藏学》第3期)一文认为,哲蚌寺措钦大殿内转经道上创作于15世纪的壁画画风古朴、灵动活泼,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宗教价值。但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此处壁画多种病害并存,需对其进行治理。在维修过程中,作者通过对壁画的取样分析后认为,哲蚌寺措钦大殿内转经道壁画所使用红色颜料为朱砂和铁红,绿色颜料为石绿,蓝色颜料为石青,黄色颜料为雌黄,白色颜料为白垩,黑色颜料为炭黑。内转经道壁画无白粉层,颜料层直接绘制在打磨光滑密实的白色阿嘎土地仗层上,且绘画工艺存在多层敷色和沥粉等技法,这些研究成果,为认识古代西藏壁画色彩、制作及其对壁画的保护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熊永松的《关于西藏民间美术保护对象、原则和模式的探讨》(《西藏研究》第5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了西藏民间美术的保护对象、原则及模式。西藏民间美术要保护的对象包括历史上的民间美术作品、现实中的民间美术生存环境、代表性民间艺人,以及艺人所掌握的思想观念和手工技艺。在保护过程中应把握原生态文化保护原则和民众主导原则,可探索以生态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家庭手工坊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保护工作,以利于西藏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
史薇蕊的《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旅游演艺资源的保护与发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认为,随着青海地区旅游经济的日益发展,藏族原生态舞蹈资源也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青海的旅游发展和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青海藏族的原生态舞蹈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发展的理论依据和未来趋向。
多吉次仁的《西藏传统歌舞艺术的现状及保护措施概述》(《西藏艺术研究》第4期)认为,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了优秀、独特而个性鲜明的藏族歌舞艺术。全面、系统地保护这些遗产是当前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将这些优秀、独特的传统歌舞艺术原汁原味地加以保护才可以与时俱进地让传统与时代同步前进,使人们看到这些优秀艺术的原始面貌和无穷魅力。通过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以及对内、对外的有益交流和其他有效保护措施让这些古老、优秀的传统歌舞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承担新的使命。
王晖的《青海地区宗教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从青海地区宗教音乐的分支、文化内涵及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宗教音乐的发展有所裨益。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