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部分——药物

发布时间:2021-11-19 18:02:5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藏药的研究,本年度共有1部藏药专著出版,以及20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内容丰富,成果斐然。有关藏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的现代实验研究历来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发表的论文约占本年度全部藏医药论文的一半以上。

伍丕娥主编的《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共收载品种43个,其中藏药品种及高原资源性品种40个,主要源自四川省藏医院藏药制剂中国家标准未收载的药材品种,同时收载了四川省藏区的特色资源品种(如俄色、沙棘叶、山莨菪等),另收载了生附片、鲜松叶、南坪细辛等3个中药品种。

各论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8个学科:药物(单味藏药或藏成药复方)的文献学研究、药物化学、药物鉴定学、药理学、药物炮制学、制剂分析学、药物资源学和药用植物栽培学。以下按学科类别对发表的论文进行简要综述:

(1)藏药文献考证研究:登巴达吉的《略论藏药普尔芒的识别及应用》(《中国藏学》第2期),鉴于藏医常用草药“普尔芒”因本草分类、传承或地域等差异导致用药品种混杂的现象,通过文献研究对该药的鉴别和临床使用进行了论述,为规范藏药品种的应用提供了参考。胡和珠拉等的《蒙藏药材拉岗的本草考证》(《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2期),利用蒙医、藏医药古籍本草文献对“拉岗”基源进行考证,指出蒙医、藏医本草文献所载“拉岗”即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longissima(L)Ach的干燥根茎。彭莲等的《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的本草考证及种属问题探讨》(《世界中医药》第7期),对历代本草著作中有关喜马拉雅紫茉莉的记载进行了考证,结合现代文献加以分析,研究发现,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用药古今一致,应归类为山紫茉莉属植物,并指出喜马拉雅紫茉莉与紫茉莉的用药部位(根)性状相似,但性味功效区别较大,不得混用。

(2)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化学的研究方法普遍地被用于藏药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提取、分离和鉴定,研究各药物的化合物组成及其含量。这一领域历来是藏药学研究的重点。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张晓晶等的《藏药镰形棘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英文)(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2期),从藏药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27个黄酮类成分,包括10个异黄酮、9个二氢黄酮、3个二氢查耳酮、2个黄烷,其化学结构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圆二色谱等波谱法得以确定,其中1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棘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热增才旦等的《藏药甘扎嘎日化学成分研究》(Ⅰ)(《中国中药杂志》第7期),为了阐明藏药甘扎嘎日药效物质基础,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甘扎嘎日(秀丽莓)Rubus amabilis干燥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2种为首次从甘扎嘎日中分离得到,3种为首次从悬钩子属中分离得到。其他还有:郭志琴等的《藏药多刺绿绒蒿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第7期)、张晓晶等的《藏药镰形棘豆毒性及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中国中药杂志》第7期)、央美等的《藏药准汰(白贝齿煅烧粉)的化学成分分析》(《藏医药教育与研究》第1期)、林朝展等的《藏药阿夏塞尔郡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第2期)、葛晓磊等的《藏药止泻木子的化学成分》(《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第12期)、李文婕等的《UFLC-PDA同时快速测定藏药翼首草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第1期)、杨红澎等的《藏药云雾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19期),等等。

(3)药物鉴定学研究: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考证、基源鉴定、性状鉴定、纤维鉴定、理化鉴定,以及中药现代真实性鉴定技术等中药鉴定学方法,研究藏药单药或藏药复方的来源、品种、质量、质量变化规律等,为藏药产品的开发利用、藏药生药品种和真伪的鉴别等提供科学依据。对单味藏药的研究,例如:伍龙等的《刺续断的形态组织学鉴定》(《华西药学杂志》第1期),采用植物基源、性状、显微和薄层鉴定方法对藏药刺续断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描述了刺续断的原植物、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特征,认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为刺续断药材的鉴定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钟世红等的《藏药白花龙胆品种考证与使用现状调查》(《中国中药杂志》第13期),采用本草考证,结合野外标本采集,调查收集藏医院、藏药厂、药材市场样品,进行原植物鉴定考证藏药白花龙胆基原植物,研究发现:大花龙胆、岷县龙胆、高山龙胆的形态特征与古今藏药本草记载较为一致,应为白花龙胆的基原植物,大花龙胆是目前白花龙胆主流药材,其他品种仅在藏医院使用,所调查样品的入药部位均为花枝,研究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品种整理研究,按“一物一名”原则建立和完善各品种质量标准,以规范临床使用与生产投料。林辉等的《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的鉴别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第6期),利用电子鼻检测喜马拉雅紫茉莉样品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采用判别因子分析(DFA)、分层聚类分析(HC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气味差异明显,提出电子鼻技术能用于区分不同产地栽培及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还可以引入到藏药的质量评价中来。

对藏药复方(藏成药)的研究,例如:冯欣的《藏药五味甘露药浴现代研究的现状与预测》(《中国藏学》第2期),提出要对五味甘露药浴中的5种药材全部进行评估,从而达到对该药整体的优劣进行评价,采用HPLC方法对麻黄、刺柏等5种药材全部进行分析,测定其中总槲皮素的含量,并对五味甘露药浴的现代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杨书阁等的《十五味龙胆花丸的显微鉴别》(《青海医药杂志》第5期),通过粉末显微鉴别方法鉴别出十五味龙胆花丸中白花龙胆、毛诃子、余甘子、丁香、宽筋藤、甘草等六味药材,认为其所确定的生药显微鉴别组织特性可作为十五味龙胆花丸质量定性的依据,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其他还有:尼玛潘多等的《热惹的基源考证与鉴别》(《华西药学杂志》第3期)、格桑曲培的《藏药肖夏类与堆子罗马的鉴别分析》(《藏医药教育与研究》第3期)、龚强强等的《藏药结血蒿生药鉴定与质量标准研究》(《北京中医药》第9期)、郝忻伟等的《藏药五味甘露药浴汤散的鉴别和含量测定》(《食品与药品》第2期)、陈鹏等的《藏药十味消食散中石榴子、诃子的TLC鉴别及桂皮醛、胡椒碱的HPLC测定》(《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第12期)、朱林燕等的《藏药二十一味ཅྭུ水石丸的定性鉴别》(《中药与临床》第2期),等等。

(4)藏药药理学研究:学者们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力图阐明藏药单味药或藏药复方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的规律,主要包括对药效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降央泽仁等的《巴桑母酥油丸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和基质细胞黏附力的影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第1期),通过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灌胃巴桑母酥油丸14d后,测量其骨髓造血组织面积百分比和骨髓基质细胞对骨髓细胞黏附能力,结果显示,巴桑母酥油丸组的骨髓造血组织面积百分比和骨髓基质细胞对骨髓细胞的黏附力均显著高于空白组与生理盐水组,故认为促进骨髓造血组织恢复、提高基质细胞对造血细胞黏附力可能是巴桑母酥油丸经干预骨髓造血微环境进而促进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外周血象恢复的途径之一。王雅莉等的《藏药湿生扁蕾对IL-6诱导SW480细胞SATA3活化作用的影响》(《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第1期),选用SW480细胞为实验对象,以不同质量浓度的湿生扁蕾干预,采用Bio-plex悬液芯片法检测SW480细胞STAT3磷酸化的水平,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湿生扁蕾均有抑制SW480细胞STAT3活化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并呈质量浓度—剂量依赖关系,认为湿生扁蕾抗结肠癌的作用与其抑制IL-6介导的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寇毅英等的《藏药十五味乳鹏散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中成药》第10期),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十五味乳鹏散的镇痛作用,用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观察十五味乳鹏散的抗炎作用,结果发现:藏药十五味乳鹏散中、高剂量组延长了小鼠热痛反应阈值,各剂量组均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中、高剂量组的十五味乳鹏散对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实藏药十五味乳鹏散有镇痛、抗炎作用。多杰拉旦等的《藏药如意珍宝丸毒理学研究》(《食品与药品》第6期),通过藏药如意珍宝丸的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观察其毒性反应,研究发现,灌胃如意珍宝丸对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大鼠连续灌胃如意珍宝丸180d,各剂量对大鼠血液指标有轻度影响,停药后消失,无其他明显的慢性毒性反应和延缓毒性反应,临床用量安全。其他如:向丽等的《藏药“佐太”长期用药对大鼠肾脏Kim-1、MT及相应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第6期)、靳国恩等的《藏药二十味沉香丸可干预ET-1介导的低氧性肺动脉压力的升高》(《中药材》第9期)、鲁梦倩等的《藏医佐木阿汤与放血疗法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的影响》(《中华中医药杂志》第8期)、李岑等的《藏药佐太安全性研究及其复方当佐的临床安全观察初探》(《中国中药杂志》第13期)、段雅彬等的《藏药余甘子对大鼠CYP2C9活性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第11期),等等。

(5)藏药炮制学:可分为对古代文献相关藏药炮制描述的研究,以及对藏药炮制学理论探讨或知识介绍。文献研究类,例如:占堆的《探讨四部医典方剂学所述银粉煅灰之释难》(《藏医药教育与研究》第1期),针对《四部医典》后续部所记载的将沙棘膏用于水银炮制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解析。多杰才让的《藏药“热斗瑟曼”与中药“三仙丹”炼制工艺对比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5期),通过对比藏药“热斗瑟曼”和中药“三仙丹”炼制工序的炼制工艺、功能主治,认为藏药“热斗瑟曼”为中药“三仙丹”的延伸方,印证了文献中“汉地丹药”的记载。知识介绍或理论探讨类的论文,如:仁青当知等的《藏药矿物药的分类和炮制特点》(《卫生职业教育》第16期),介绍了藏药矿物药的使用、分类、炮制工艺特点,以及药理作用。还有达瓦潘多等的《对藏药“准汰”制作工艺研究的几点思考》、李啟恩的《藏药与藏药炮制的定义及内涵》(《藏医药教育与研究》第1期),等等。

(6)藏药制剂分析:主要包括藏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的质量标准和提取工艺研究。

本年度所开展质量标准研究的藏药制剂,如巴桑卓嘎等的《二十味肉豆蔻丸质量标准研究》(《中国药业》第17期),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肉豆蔻、红花、乳香、降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豆蔻醚的含量,以用于二十味肉豆蔻丸的质量控制。苏永文等的《3种不同基原藏药沙棘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第21期),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建立藏药沙棘的氢核磁共振指纹图谱,明确不同基原之间的整体代谢物差异,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结果显示3种不同品种沙棘能够明显分开,L-白雀木醇、苹果酸和部分未鉴定的糖类成分是引起3个品种分类的差异代谢物,该研究鉴定出25个代谢产物,包括黄酮类、三萜类、氨基酸类、糖类、脂肪酸类等成分,作者认为,1H-NMR分析方法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并且样品制备简单、分析快速、重复性好,建立的指纹图可以为藏药沙棘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其他还有

龙桢桢等的《藏药二十五味儿茶丸的质量标准研究》(《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第5期)、杨金草等的《藏药六味能消散质量标准研究》(《西部中医药》第9期)等对藏药复方的研究,以及李艳等的《藏药小檗花的质量标准研究》(《中药与临床》第6期)、谭荣等的《藏药风毛菊质量标准研究》。

开展藏药提取工艺研究的藏药制剂,如欧小群等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藏医杂休方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第8期),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藏医杂休方中六味藏药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通过GC-MS对优化工艺所提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杂休处方的剂型优化提供实验基础。

(7)藏药资源学研究:赵纪峰等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川西獐牙菜的资源调查》(《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第4期),采取文献调查、走访调查、样方调查及市场调查等方法,对西藏、青海、四川等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川西獐牙菜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川西獐牙菜主要分布在西藏的左贡、芒康,青海的玉树,四川的石渠、道孚、康定、马尔康、金川、小金。光照、水分、土壤、温度、海拔等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对川西獐牙菜的分布和生长、资源蕴藏量都有着明显的影响;滥采滥挖是导致近年川西獐牙菜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作者建议一方面应加强对川西獐牙菜的合理限量采挖管理,同时应开展川西獐牙菜资源利用价值的评价,并加快发展川西獐牙菜的栽培生产。熊安东等的《拉萨市毛茛科藏药资源初步调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第10期),对拉萨市毛茛科藏药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及标本采集与鉴定,课题组先后到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及其藏药栽培基地、西藏藏医学院藏药系、西藏拉萨市林周县藏医院及那兰扎寺等进行考察调研,整理出拉萨毛茛科藏药植物8属12种5变种,为深入研究、合理利用毛茛科藏药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崔治家等的《甘肃省中藏药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建》(《甘肃中医学院学报》第5期),详细介绍了甘肃省中藏药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系统实现及操作,通过构建此系统,收录甘肃省1500余种中藏药资源的详细文本及图片材料。该系统的构建有助于甘肃省中藏药资源数据的有效存储管理和共享利用。其他理论探讨类的论文,如金晨等的《藏药资源现状与思考》(《中国执业药师》第11期)。

(8)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潘荟交等的《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中藏药波棱瓜种植面积估算——以泸定县冷碛镇、兴隆镇为例》(《中国中药杂志》第16期),针对目前中藏药的种植多在地势复杂的山区,种植地块分散,难以获得准确种植面积的现状,以泸定县藏药波棱瓜种植为例,利用遥感与GIS技术,以TM、ETM影像为遥感信息源,结合地面样方调查的GPS数据,在GIS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提取出泸定县藏药波棱瓜的种植面积,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估算的种植面积与当地统计结果相比较,误差在5%以内,故认为该估算方法、技术可行,能够在复杂的山区环境下,进行种植面积的遥感监测。文章还提出,加强对复杂环境下中藏药种植面积监测方面的研究对于中藏药材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周生军等的《藏药茅膏菜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中国现代中药》第6期),对茅膏菜生物学特性及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茅膏菜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种植生产提供了参考。

(9)其他还有介绍藏药药性、标准化研究思路和藏药方剂理论的论文,分别为:王学勇等的《藏药药性理论探析》(《中国中药杂志》第7期),以藏药理论的三大基本核心——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产生、衍生、相互作用关系为出发点,介绍了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梳理了五源学说与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六味、八性、十七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了藏药药性理论与中药药性理论的联系和类似之处,总结了藏药药性理论的特色及科学性。顿珠次仁等的《现代藏药标准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西藏科技》第8期),阐述了藏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以及主要存在的挑战和问题,系统提出了现代藏药标准化研究藏药的思路与研究方法。拉毛才让等的《藏药方剂的发展现状浅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10期),对藏药方剂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