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历史一类的出版品在2014年较少见,只有散篇的学术论文。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人文中心蓝美华教授主编的汉藏两族交流论文集《汉人在边疆》(政大出版社)中,收录了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陈又新的2篇论文:《清代驻藏帮办大臣钟方对西藏的认识》《欧阳无畏与西藏》。该论文集汇集中国边疆与少数民族课题之论文,以“民族互动与文化书写”为主轴,透过史料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等方法,考察汉人在边疆的活动及其记录,时代由清代至民国初期。该书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接受教育部五年之“现代中国的形塑”顶端大学研究计划中之“少数民族与现代中国的形塑”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之第一本出版物,研究群为台湾地区对中国边疆地区研究之学者,每月举行定期会议,所提出之论文皆经内部研讨、对外公开会议,以及匿名送审后出版,本次书中出版之论文共11篇。
香港自由学者李惠玲是香港本土人士中极少数研究西藏的学者,香港三联书店2014年出版了她的新作《细说西藏历史文化》(香港三联书店)。李惠玲于2006年远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藏学,先后完成硕士及博士研究,并以自由学者身份进行西藏文史研究。近年,她还多次深入西藏及周边地区考察。本书是作者研究与考察并行的成果。全书共分四篇:地理篇、历史篇、宗教篇、文化篇。作者以其浅白的文字,向读者娓娓道来西藏的历史文化,包括西藏地区的地理面貌与藏族人传统地理观;史前与信史时期西藏地区历史发展;藏族的原始宗教苯教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政教合一的传统;藏族的语言文字、衣食住行、葬俗、婚姻、藏医、藏历、藏文学等。本书的读者对象可能是普通香港人,所以,比较通俗易懂。
台湾台北市立大学历史与地理学系教授耿振华在《蒙藏季刊》第23卷第4期发表《从唐蕃会盟碑探讨汉藏民族的历史记忆》一文,以汉文史料与唐蕃会盟碑上的藏文内容,探讨吐蕃与唐长庆会盟的过程,以及藏族与汉族对此盟约的不同解读,说明两族对于相同历史事件所拥有的不同民族记忆。文章首先论述了唐蕃会盟碑的重要性,介绍了会盟碑上的藏文汉译,然后介绍长庆会盟与树立唐蕃会盟碑的过程,最后详细考证汉文史料中甥舅的称谓,唐与吐蕃甥舅称谓的起始,唐蕃会盟碑中的甥舅关系,甥舅关系的政治意义。作者认为,在初唐全盛时期,吐蕃借与唐结盟或和亲,可以增强少数民族的威望,求得敌国礼以及土地上的利益。唐借与吐蕃和亲可以要求吐蕃遵守盟约。尽管在唐与吐蕃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争战的历史事实中,对和亲、对甥舅关系、对盟会充满着不同的算计,但在历史记忆中,藏族与汉族的甥舅之情和甥舅之礼仍长期被歌颂着。
仰华寺是由明朝皇帝赐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它是由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之子丙兔于1577年,在青海地区察卜齐亚勒建成。最后于1591年,由明朝的经略郑洛率兵前往青海将之焚毁。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陈又新《从仰华寺的兴毁论明代的民族政策》(《蒙藏季刊》第23卷第1期)一文,即以仰华寺的兴建与焚毁为主轴,分别从蒙古部落、藏传佛教,以及明朝等方面,论述在此段时间中,在汉、蒙古、藏等民族错综复杂关系下,仰华寺在青海地区的作用与影响,各自所采取的政策与应对策略。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对仰华寺的建筑经过、建筑特色、仰华大会、最后的毁灭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对其影响进行了评价,认为在仰华寺存在的16年间,当地成为青海地区弘扬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中心,藏传佛教教徒精神的寄托,以及蒙古游牧部落的聚集场所。就蒙古俺答汗而言,兴建仰华寺是要扩展战略纵深,利用藏传佛教扩充领土。在西藏方面,藏传佛教格鲁派是为了突破本身发展的困境,促进默默无闻的格鲁派在蒙古部落的传播。明朝起初的策略是希望寺庙的建成能促进当地的教化,维护区域的安定。在当地成为困扰明朝边境安全的祸患后,遂采取了毁灭之的政策。窥斑见豹,从这座寺庙的兴衰中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