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湾人对西藏兴趣越来越高,每年到西藏旅游的台湾人很多,台湾也出版了一些有关西藏的文学作品。台湾“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博士生暨兼任讲师黄健富的文章《国境在远方:台湾文学与社会场域中的西藏叙述》(《“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第二十五期)通过对台湾社会与文学中的西藏叙述进行深入的考察,探讨了西藏在台湾的形象是如何被构造与叙述的。相对独立的文学作者,他们又是如何观看西藏,曾经借由西藏递传出什么样的信息?本文力图彰显西藏在台湾的多元形象,不使西藏成为单一的想象符号;同时,也考察了三位台湾作家郝誉翔、谢旺霖、张瀛太的作品,揭示作家一贯的写作方向,并诠释他们文学创作的内蕴,展演他们的“西藏叙述”带来的复杂意义。本文分四部分:一、形象:纪实与虚构;二、复数视线与话语争夺下的西藏,兼及台湾官方的视域;三、文学创作中的西藏:以台湾文学场域作为观察范畴;四、结语:边境与近境。作者通过观察不同时期官方刊物与官方活动中的文字对于西藏的表述,由此反映台湾社会文化风气与意识形态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由早期的中华民国,再至如今的台湾,对于西藏也有着殊异的诠释。此外,文中特别提醒,西藏在政治话语中,也可能成为斗争的资源、言说的话柄。
多年来台湾地区兴起对大陆民族音乐的研究,对西藏地方的戏剧、音乐等也有不错的研究发展,本年就有魏心怡发表的《试论藏戏“阿姐拉莫”前演“顿”的宗教关联与意象》,以及刘延芳的《音声宣扬的权威藏传佛教音乐传播的融合与对立——以香港创古密宗佛教中心与台中市创古度母佛学会为例》的有关西藏戏剧与音乐的论文,此为近年来台湾地区少见的藏学研究,虽然仍处于摸索阶段,但朝向多元是可喜的现象。
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天心对于汉藏语族的地方语言研究从未间断,编辑出版了“Phonological Profiles of LittleStudied Tibetic Varieties”一书(“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出版),将五个研究不足的汉藏语族(Tibetic)原始方言:Purik(卡吉尔,印度),东旺(云南,中国),锥,Kami和Thebo(口语都在四川,中国),其中一些研究明显不足,与值得成为独立语言地位而被忽略的语族进行研究。该文的每个章节都包含了相关语族的多种目标的共鸣系统及其历时演变的详细介绍,特色创新的总结,指出其遗传子分组,以及约一千项的Tibetic词汇。除了普通的这一基本格式,部分组织和术语的使用都留给了后人,其中一些人有待充实他们的言音与词汇研究之外,也给在声韵形态补充意见和语言学视角的自由裁量权,以摆脱对音韵结构进一步和各族的语言亲和力。
孙天心与日籍学者田阡子合作撰写了《霍尔语格西话动词对协初探》(《中国语言学集刊》第七卷第二期),文章认为霍尔语内部有明显的方言分歧,根据现有文献的报导,至少甘孜州道孚县、丹巴县一带霍尔方言使用不同之对协机制,前人之初步描写语焉不详,至今情况未明。本文依据第一手语料重新探讨甘孜州道孚县格西霍尔语动词对协发现,格西话动词之对协系统大致仍属嘉绒语组典型之“分裂型”体系,然而由句法因素制约之主语对协也已萌芽。对协类型的转变仍在过渡期,以共时交替的形式与旧有对协模式互相竞争。在羌语支内部,嘉绒语、拉坞戎语与壤塘县霍尔方言之动词对协采用存古之分裂型,羌语和普米语动词对协则采用创新之主语型,而甘孜州霍尔语动词对协兼容并蓄,恰恰处于羌语支动词对协体系历史发展之中间阶段。此外,甘孜州霍尔语创新的对协机制似乎滥觞于周边藏语之接触影响,且属于语法系统由嘉绒语组“中心语标记”类型朝向藏语“附属语标记”类型转化之一个环节。
此外,相关的学术论文还有:以人类学为基础研究西藏的朱文惠的《中国边疆建构与论述:民国期间汉藏宗教整合及互动》《反思藏传佛教寺院经济:宗教人类学比较观点》等二篇。长期以蒙藏表演艺术为研究的杨嘉铭发表了《雪域文化中的妖魔鬼怪——从魔女仰卧图的故事说起》,以及陈乃华《作为西藏人物观念的“仁波切”考察》。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