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记者阿奇博尔德•斯蒂尔与西藏/胡岩、周新《中国西藏》2014∶5
2.西藏基层公共图书服务平台与全覆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丹珍卓玛译《中国藏学》2014∶2
3.噶大克的准望:清末民初学界之阿里地理知识讨论/黄博译《中国藏学》2014∶2
4.藏汉文化交流的结晶——访藏族学者赤烈曲扎先生/赤烈曲扎口述,索穷记录整理译《中国藏学》2014∶2
5.九十自述:如何走上藏史研究之路/邓锐龄《中国藏学》2014∶4
6.我和西藏的潜水事业/张公钧《中国藏学》2014∶3
7.用毕生奉献践行和诠释“老西藏精神”——为霍钟权同志著述《新藏事小议》序/朱晓明《中国藏学》2014∶4
8.中国藏学的春天——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藏学的回顾与展望/拉巴平措《中国藏学》2014∶4
9.不丹王国国家认同建构中的藏传佛教因素/李涛、刘秧、王新有《中国藏学》2014∶4
10.记者爱泼斯坦的涉藏新闻思想研究/廖云路《中国藏学》2014∶4
11.英藏敦煌藏文密教文献编目状况述评/牛宏《西藏研究》2014∶1
12.试述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珍稀文献《藏四茹兵册》之特点及研究价值/群培《西藏研究》2014∶1
13.敦煌诗集残卷涉蕃唐诗综论/顾浙秦《西藏研究》2014∶3
14.“Tibet”或“Xizang”——关于“西藏”英译的讨论/王鹿鸣《西藏研究》2014∶5
15.布达拉宫——历史与视觉的影像表达/吕岩《西藏研究》2014∶5
16.西藏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李庆华、陈建龙、李智元《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17.略谈拉萨市民族宗教节日出行的公共交通客运服务优化/旺宗、程刚《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
18.视察松潘草地日记/谢培筠编,郭学成、曾珍整理《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3
19.视察松潘草地日记(续)/谢培筠编,郭学成、曾珍整理《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4
20.《西藏政教始末》——1934年九世班禅在南京中央大学之演说词/曾珍整理《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5
21.E嵌入式学科馆员制度模式研究——以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为例/赵晓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5
22.西藏题材摄影历史、现状与研究综述/吕岩《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4∶5
23.曼荼罗化的村庄:西藏昌都嘎雪的神圣地景与生态观/刘冬梅《青海民族研究》2014∶3
24.西南民族大学金•史密斯藏学文献馆的建馆历程/益西拉姆、刘勇、奔嘉《青海医学院学报》2014∶2
25.试析藏族传统区域的划分法及其含义/娘毛加《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2
26.西方和中国学者对西方西藏形象认识的批评/甘露、卢天玲、石应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4
27.新时期我国主流媒体中的四川藏区形象——基于《人民日报》1978—2013年有关四川藏区报道的内容分析/邓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1
28.抗战时期康东旅外青年笔下的“康区”——以《康藏前锋》所载文章为例/郭建勋、朱茂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3
29.川西高原藏族民居的生态适应性分析/石晓娜、胡丹、陈建《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
30.口述与呈现,叙事与风格——尔苏藏族“环山鸡节”影像志创作后记/刘广宇、焦虎三《民族艺术研究》2014∶6
31.电视媒介在西藏形象建构和对外传播中的作用研究——以西藏电视台《在西藏》为例/蔺海元《新闻研究导刊》2014∶15
32.藏密曼荼罗的分类、表相与质料/意娜《中华文化论坛》2014∶2
33.四川藏区的媒介形象建构——基于《纽约时报》《人民日报》的比较研究/邓备、杨露《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6
34.西藏纪录片的影像记录特征/张建亮、李美萍《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1
35.西藏文化与《西游记》关系纵深研究预测/王晓云《贵州文史丛刊》2014∶2
36.西藏主流媒体汉藏双语传播的社会价值研究/赵婷婷、李娜《新闻世界》2014∶12
37.国内藏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张媛《黑龙江史志》2014∶7
38.国际化视野与我国藏区纪录片的对外传播诉求——以《西藏一年》为例/李翔《东南传播》2014∶3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