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庆等人的《高原牧区发展研究——长江上游川西北例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书,对该地区畜牧业、旅游业、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运用“五个跨越、五个交换、六个化”的发展思路及“特色一、二、三产业打通+引领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城镇和村庄构建”的新模式,使长江上游川西北地区摘掉“贫困”帽子,实现真正“富饶”。
徐平的《西藏农牧民文化认同现状探析——基于西藏农牧区两个村落的调查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9期)一文,认为农牧民群体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程度都较高,但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存在隐性断裂,农牧民群体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存在异构。应该在重视西藏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巩固和强化西藏农牧民群体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白玛措的《人类学视野中的西藏牧区亲系组织及互惠关系——以西藏那曲为实例》(《中国藏学》第1期)一文,通过对那曲牧民的调查,展现牧民社区中的亲系组织及其互惠关系,进一步论证了牧民社区在如何延续和保留着影响这一行为背后的文化功能。
苏发祥、才贝的《论藏族牧民定居化模式及其特点——以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果洛州为个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认为牧民定居是新世纪以来政府在藏族牧区推行的主要惠民政策之一,但定居的方式、规模等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甘肃省玛曲县和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的扶贫、定居、移民三种不同牧民定居模式,各具特点。
黄茂的《藏族“戎亢”的建筑文化内涵及公共空间意义——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分析了“戎亢”的建筑文化内涵及公共空间意义,认为“戎亢”是当地藏族群众举行日常宗教活动、节日聚会、解决纠纷的场所。目前,麻当乡“戎亢”处于新旧建筑形式交融并存时期。
仇任前的《论舟曲藏族的民间组织及其社会功能——以武坪村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一文,通过对“册俄”(部落)、“杂俄部”(宗族)、“比古把”(兄弟会)三类民间组织的特征、关系的研究,探寻其在藏族农村传统社会及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功能。
石凡涛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农牧工程投资标准的调查研究》(《安徽农业科学》第20期)一文,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现行的农牧工程投资标准深入调查基础上,对工程投资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制定合理的区域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草地资源效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包振宇的《游牧民定居与住宅权保障问题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一文,认为应在游牧民定居工程中进一步加强对游牧民住宅和土地占有权的法律保障,提高政府补助标准,保障住宅的可负担性,健全定居点的服务功能,提升物质设备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可获得性,完善牧民定居点的统筹规划,防止出现居住和社会区隔,贯彻参与式发展理念,切实保障游牧民对于定居工程的参与权。
格藏才让的《从寺院经济活动看中心寺院体制与边缘社会间的关系——以青海东那寺和四川鱼托寺为例》(《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6期)一文,从两个方面讨论中心寺院与边缘社会间的关系,其一是作为文化符号的“格绒供奉表”的形成;其二是寺院对中心寺院体制结构的模仿。说明虽然藏传佛教寺院的经济支柱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藏区传统的民众—寺院—活佛体制并未被动摇。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