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人口与健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9:23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班觉的《太阳下的日子——西藏农区典型婚姻的人类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一书,主要考察了西藏农业地区一妻多夫制婚姻的现状。研究发现,尽管一妻多夫制婚姻不合乎现代人的婚姻观和国家的婚姻法,但家庭责任承包制改革政策实施以后,它仍在西藏某些地区存在,并被村民视为能够给家庭带来经济优势的有效策略。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随着生产体制的变革,一妻多夫制婚姻重新成为一些农村地区婚姻选择的一种形式,引起了人们对其存在意义的认识和研究。

王建伟的《西藏人口红利研究述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一文,认为西藏人口红利问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兑现“西藏人口红利”的前提、基础、作用机制、政策及其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郑洲的《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制度创新研究——基于扶贫综合开发的视角》(《民族学刊》第1期)一文,以扎囊县德吉新村村级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府通过扶贫综合开发进而在推动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提出推进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完善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创新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需求制度等对策。

郎维伟、张朴的《藏北牧区村落社会的人口和家庭特征及其生育意愿——以那曲县达村和宗村为例》(《西藏研究》第4期)一文,认为藏北牧民家庭规模呈扩张态势,人口的增长快于家庭的分化,大家庭比例增加成为必然结果。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是藏北牧民主要的家庭类型,单身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类型也同时存在。牧民期望多子女的意愿还具有普遍性,但少生优生的观念已在悄然兴起。

旦增顿珠等人的《山南地区农牧区医疗制度建设与问题研究》(《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一文,认为政府在资金筹集及其管理协调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参与,是广大农牧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短时间内得以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因素。加强西藏农牧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西藏广大农牧区医疗制度以及改善农牧区医疗卫生条件,对于促进西藏农牧区医疗制度的长期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耿亚军的《和谐社会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实证调查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6期)一文,运用调查问卷并结合个别访谈方法,对藏族大学生的宗教、语言、身份、风俗等四个方面的认同状况进行研究。认为藏族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特点,反映了藏族文化融合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心理变化特点。

焦克源、冯彩丽的《藏区农牧民医疗救助体系运行效果评价及其指标设计——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第1期)一文,运用层次分析方式,选择具有藏区典型特征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鱼骨图来表述藏区农牧民医疗救助体系运行效果,并以此为依据设计评价指标,以期能够更好地保障该体系的良好运行。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