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问题和屏障建设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9:26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和亚洲的“江河源”、我国水资源安全的战略基地。但是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和人类干预响应十分敏感,其发展趋势备受全球关注。2012年,国内学者从文献总结、人口影响和田野调查等角度对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和屏障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从文献总结和宏观角度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研究

孙鸿烈、郑度、姚檀栋、张镱锂等在《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地理学报》第1期)一文中,从五个方面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一,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主要功能包括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和碳源汇等四个功能。第二,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威胁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重,冰川退缩,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土地退化显著,水土流失加重,自然灾害频发。第三,从基础研究,气候变暖对区域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与区域对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与项目实施,生态建设效应的监测与评估等四个方面,对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第四,针对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技术集成、过程监测和效应评价等还十分欠缺的实际困难,提出加强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政策建议。建议加强科学与支撑技术研究,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系统开展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全面部署生态屏障功能变化监测系统的建设,综合评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效果。

(二)从人口和实地调查角度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研究

2012年,还有一些成果从人口和更为微观的实地调查视角进行了研究。

洁安娜姆在其论文《西藏生态屏障保护与人口问题分析》(《西藏发展论坛》第5期)中,从人口角度来研究西藏生态安全问题。文章指出人口的数量、素质及其结构,对西藏生态屏障功能的增强与减弱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老龄化”及“性别比持续升高”等内地省市普遍存在的人口问题相比,人口增长过快、分布不均,素质不适应现代化需求是西藏人口问题的特点,而人口素质偏低是西藏生态保护与人口问题的瓶颈。鉴于此,提出保护西藏传统文化是建设西藏生态屏障的道德基础;将援藏项目重点转移到教育和医疗保障为人们转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提供技能和体质保障;开发以传统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一条龙产业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西藏生态屏障的物质基础。

张广裕在其论文《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调查研究——以河西地区和甘南州为例》(《社科纵横》第12期)中,从618份问卷调查的微观角度,考察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为主的河西地区的生态安全问题。文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总体判断,48.9%的被调查者依然认为甘肃省的生态环境与过去几年相比仍然在退化。第二,沙尘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是甘肃省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人为因素是环境退化的主要因素。这些人为因素包括乱垦草地、超载放牧、人口增加和生产方式变迁。第四,43%的被调查者认为民众的环保意识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的最主要因素。文章最后基于以上问卷结果,提出保护和建设甘肃省生态的对策:继续贯彻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质量。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