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音乐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9:34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2年藏族音乐的研究突破以往以宗教音乐及民歌为主的局面,开始有更多学者将视角投向藏族乐器、音乐史料等新的领域,出版了几部优秀的著作成果。

觉嘎编著的《论藏族传统乐器——扎念(藏汉文对照)》(中国藏学出版社)主要从形制构造、音响特性、演奏技术、风格流派和传承脉络五个方面介绍广泛流传于西藏的民间乐器——扎念。其中,前四个部分重点是对扎念乐器本体的考察研究,而第五个部分则是对扎念乐器历史的考证分析。

桑德诺瓦、巩海蒂编著的《云南藏传佛教音乐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是作者近10年来对中国云南省藏传佛教及其音乐调查、研究的综合与总结或者说是阶段性成果。该著作以音乐理论为研究依据,同时也结合了宗教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仪式感和地域特殊性,将整部著作划分成修供音声,法事仪轨(金刚萨埵修供仪轨、妙欲云烟荟供仪轨、普巴金刚祈请简轨),俱生乐,缘起乐,羌姆舞,音声形态(音阶、调式、旋律、节拍、节奏、速度、曲式结构、音乐织体、词律结构、词曲关系、乐谱类别)等部分,最后还讨论了藏传佛教音乐在纳西族、普米族、怒族、藏族聚居区的传承、变化及其所具有的共性。

嘉雍群培、袁静芳主编的《藏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宗教文化出版社)以《律经》《华严经》《宝积经》《经部》《续部》《旧续部》《无垢光经》七部经书为研究对象,对藏文佛经的音乐记载进行深入研究,拓展了藏传佛教甚至整个佛教音乐研究的文献范畴,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马毅、包天天的《尔苏藏族民歌研究》(《音乐时空》理论版第2期)从方言入手,对地处藏彝走廊东部的尔苏藏族民歌的特点及其表演方式加以研究,并根据其民歌的内容和曲调,还将尔苏藏族民歌分为情歌、山歌、婚嫁歌、苦歌以及丧歌五种形式。

应秀文的《青海玉树藏族民歌音乐特点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从作曲技术角度出发,从音阶与调式、旋法特征、唱腔与衬词、节拍与节奏、曲体结构等五个方面对青海玉树藏族民歌进行比较性研究,总结出青海玉树藏族民歌旋律上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孔祥馥的《试析河湟“花儿”语言中蕴涵的民俗文化现象》(《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亦是结合青海河湟“花儿”山歌的语言中富有典型性的民俗文化词汇,来探讨其“花儿”中所蕴涵的饮食、服饰、气象、节气及生产等民俗文化方面的特征,其中不乏带有历史文化印记和表现汉藏民族文化交汇的民歌词汇,但作者在结论中试图以此说明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这一点稍显单薄。

银卓玛《藏族“拉伊”曲调的变异性之微观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2期)通过对青海黄南、海北、海西等不同藏区的田野调查和采谱分析,发现藏族情歌“拉伊”在不同地域的流传过程中其曲调及唱词发生了变异,就此从微观的层次对同一曲调的“拉伊”在不同歌者中产生的变异性加以观察,进而总结出一定的变异规律及其原因。其变异共性主要体现在不同歌者在母版曲调基础之上的即兴“喉颤”装饰、“节奏变化”“转换调式”“曲式变化”或“速度变化”等;其变异原因也与“拉伊”在安多地区的流传主要是靠记忆传承有关。本文所采取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细致的剖析微观问题的方法值得借鉴。

佛教仪式音乐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2012年学者们仍然做着不同的尝试,其中申波的《松赞林寺“迎佛节”仪式音乐考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2期)一篇较为深入,该文主要是通过对香格里拉松赞林寺“迎佛节”仪式的考察,透视其音乐与仪式的关系,并以个体观察的立场,描述了仪式音乐与仪式信仰“有效性”的互动关系,他指出:念(经)、唱(歌)、奏(乐)作为一种结构表述系统,在“迎佛节”仪式中,不仅构成了文化陈述的重要途径,更构成了藏民族群体重要的心理体验与情感记忆;同时,仪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所指的符号标志,也成了藏民族社会公共领域独特历史表述的重要载体。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