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9:43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随着两岸三地文化学术交流的加深,内地学者不断在台湾和香港的刊物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年度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黄鸿钊在香港期刊《“一国两制”研究》上发表《英国侵略西藏的最初动机及其后果》,西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军在台湾《师大学报:语言与文学类》上发表的《论〈西藏等三边赋〉:清代边疆与地赋之代表》。

《英国侵略西藏的最初动机及其后果》认为,西方人对西藏的神秘感,是由于西方盛传西藏出产黄金,英国人甚至认为西藏是仅次于加利福尼亚的世界第二黄金宝地。除了黄金之外,英国资本家还认为西藏有他们需要掠夺的廉价原料产品,羊毛、皮革、麝香、硼砂等稀有产品都令英国资本家垂涎欲滴。英国早在1644年成立东印度公司时就有了侵略西藏的野心,直到100年之后才正式向西藏扩张。作者在对英国政府涉及藏印之间的考察、游历与通商问题进行简要介绍之后,重点对1886年英国军队在西藏挑起战火引发的第一次侵略中国西藏战争进行了详细介绍。作者认为,第一次侵藏战争是在英国取得节节胜利、清政府妥协求和的情况下停火的,这就使英国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结果是1890年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确立了英国对锡金的保护权。然后是1893年的《中英藏印条约续》,导致英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西南边陲西藏地区的大门。从此以后,西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之中,并带来了严重后果。首先,英印商品大量输入,充斥西藏市场,造成西藏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导致西藏在政治、经济上依附英国,削弱了与中国内地的联系。同时也纵容英国为进一步扩大贸易市场,寻找新的借口,挑起事端,对中国西藏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李军的《论〈西藏等三边赋〉:清代边疆与地赋之代表》,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作为清代乾嘉道之际边疆舆地赋的代表,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特色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本论文从形式与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详细论述其重要的文献价值。形式上,体现在正文加自注、大量征引相关文献两方面。内容上,体现在涵盖史地,以及宗教、民族与民俗、语言与文字、气候与物产、经济与贸易、官制与兵制乃至天文、历算、医学等诸多方面。可以说,《西藏等三边赋》是关于清代三边研究的文献宝库。《西藏等三边赋》突出地体现了征实的性质和特点,与此相联系,向来被视为地理著作。其征实性,不但体现在作者的意识上,还体现在赋作的内容上。其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征实性,原因概略有四:一是与清代地理学思潮的兴起有关,二是受当时学术风气尤其是考据学的影响,三是作者本身就是地理学者,四是作者都亲历过边疆地区。而清代边疆舆地赋的征实性,贯穿了强烈的边疆意识和经世思想。这些边疆舆地赋具有文学与学术的双重价值,为我们今天的边疆史地研究,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和视角。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