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族与宗教研究
民族与宗教研究始终是藏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011年,中国藏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特别是有若干部专著出版,显示了该领域学者的实力。此外,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五省藏区,还涉及到迁移至成都及北京的藏族群体,显示了学者在研究对象上的不断拓展。在研究内容上,除传统的民族志撰写外,对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变迁的研究也受到重视。
牛绿花的《藏族盟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书,分为七章,系统分析了藏族盟誓的概念、表现形式、构成要素、历史脉络、产生及遗存的根源、性质、特点、功能等内容。作者认为藏族盟誓具有极强的宗教适应性和宗教依附性,体现出社会控制手段的宗教、道德、习惯法、法律的多元一体性;在因果报应机制下,神的佑护与惩罚的辩证统一,使得神罚上升为维护秩序与正义的替代机制,疾病、灾害等与神罚的人为联系,不仅凸显了神罚,也具有教育和预防功能;因果报应、不能违背誓约的观念与偶然的“神罚”事件的验证,从正反两方面强化了民众的守约意识,具有预防纠纷、防止犯罪、醇化诚信民风的重要作用。
罗莉的《营官村调查:藏族》(中国经济出版社)一书,分为三部分,介绍了营官村木雅藏族的历史变迁与现实状况,内容主要包括历史长河中的营官村,营官村与茶马互市,茶马古道和名城康定,地质地貌与农业发展,人口、教育及打造“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等。
王越平的《乡民闲暇与日常生活:一个白马藏族村落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出版社)一书,分为九章,以四川省平武县木座寨作为田野调查点,针对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貌性调查,调查的内容和范围较广,涉及木座白马藏族生活的诸多方面。
廉湘民的《西藏地区民族宗教问题对外传播》(《对外传播》第4期)一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宗教对外宣传呈现的新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做好民族、宗教外宣工作的建议。
第比耶斯•阿南德(Dibyesh Anand)的《西方对他者的殖民表征:以异域西藏为案例》(《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励轩译)一文,认为非西方他者的文化表征是西方殖民和新殖民话语的核心,这种文化表征在塑造作为地缘政治实体的西藏的认同以及藏人的认同方面,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
杨文法的《论藏传佛教信仰对藏族社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一文,认为藏传佛教信仰及其相关的制度对藏族社会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全方位影响随着现代藏族社会的转型也出现了宗教信仰心理嬗变的趋势。
尕藏加的《民间信仰与村落文明——以藏区神山崇拜为例》(《中国藏学》第4期)一文,以神山崇拜为研究对象,通过个体、群体、性别和寺院四个角度,对以神山崇拜为代表的民间信仰文化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微观描述和宏观探讨。
杨晓纯的《国内关于西藏世居穆斯林研究述评》(《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一文,从历史脉络、主要观点、特点分析和研究展望四个方面,对国内关于西藏世居穆斯林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
看本加的《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一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民间口述资料,对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进行了探讨。认为文昌神是道教神灵之一,然而在安多藏区也普遍信仰文昌神,形成了佛道整合、多元文化并行不悖的宗教文化体系。
吴碧君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成都市藏族移民宗教信仰变迁》(《社会学研究》第3期)一文,认为藏传佛教本身是一种二元结构信仰体系,这为藏族移民和藏传佛教的都市化提供了教理依据,从而使藏民在入世和出世之间自由转换而较少冲突。
吕偲的《对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对本族文化认同与传承问题的调查研究》(《前沿》第16期)一文,通过对香格里拉县200名藏族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藏文化在香格里拉县藏族青年人中认同和传承的具体情况。
陈晶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民族交融实证研究——基于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调查》(《西北人口》第5期)一文,认为血缘交融、结构交融和文化交融是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土汉民族杂居地区民族交融最重要的特征,反映了长期实践经历中建构起来的社会生产生活的结构性特征。
袁晓文、陈东的《尔苏、多续藏族研究及其关系辨析》(《中国藏学》第3期)一文,指出民族语言学界与民族史学界(包括人类学界)关于多续、尔苏之间关系认识的分歧,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多续、尔苏及里汝之间确实存在较川西南其他藏族支系更密切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祁进玉的《青海藏区民族关系追踪研究——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为个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一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个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深层分析族际关系实质,揭示影响藏区社会稳定的复杂因素。
阿布都热西提•基力力、王霞的《在京藏族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一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工作的藏族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