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共产品供给与交通研究
2011年,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仍聚焦在藏区农牧区,涉及公共品供给的管理及其与减贫的关系。此外,在交通研究方面,突破了就交通论交通的模式,开始关注交通与经济增长、社会变迁及民族格局之间的关系。
杨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的一种模型解析——基于西藏德吉新村饮水工程的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5期)一文,考察了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管理问题。文中提出的理论模型也证明,通过政府拨款和配套补贴费用、市场调节管理、村民自己承担一部分费用,能使农村公共产品所产生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李雪萍、龙明阿真的《村庄公共产品供给:增强可行能力达致减贫——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西俄洛乡杰珠村为例》(《社会主义研究》第1期)一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行能力”概念为理论语境,以杰珠村为研究个案,得出结论认为,提高集中连片特殊类型困难地区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是减贫的根本目标。
刘利娟、张宁等人的《论西藏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认为建设西藏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是解决西藏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重点要放在保障安全、建设铁路网及交通运输方式、运输企业之间的统一协调组织三个方面。
尼玛罗布的《公路交通运输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的路径分析》(《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第12期)一文,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公路交通运输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公路交通运输对西藏区域经济增长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
袁爱中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传播学意义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S1期)一文,以传播学的“传递观”分析了西藏60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传播学意义,特别指出了西藏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以及西藏社会变迁、发展中的作用。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