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体育
丁玲辉《略论文化学视域下的藏族传统体育》(《中国藏学》第1期)一文认为,从史前到吐蕃至清代,体育传承着西藏的文明与进步。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对藏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定位,有利于促进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有效地融入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的文化创新体系建设,从而实现藏族优秀文化的功能和传承价值。
索穷的《论近代西藏私塾教育》(《中国藏学》第4期)就西藏传统私塾教育的渊源与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探讨。公元7世纪,随着藏文的出现,藏族教育由原始的口耳相传走向了文字。之后通过千百年的历史进程,藏族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较大发展变化。到20世纪上半叶时,传统的西藏教育基本分为寺院教育、官办教育和私塾教育三种方式。相比而言,私塾一直是世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根基和源头。
姚便芳的《双语教育:清末川边藏区兴学之关键——兼谈清末川边藏区双语教育的基本模式》(《西藏研究》第1期)。20世纪初,清中央政府在川边藏区进行了以改土归流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其中,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语言问题,因此,藏汉双语教育成了改革的重要内容。当时双语教育的主要模式有:师资培养模式和普及教育模式。事实表明,两种模式是川边兴学的关键,对目前藏区的双语教育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
姚便芳《20世纪上半叶川滇边藏区职业教育发展述论》(《西藏研究》第4期)一文认为,20世纪上半叶,清中央政府对川滇边藏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不仅屯垦、练兵、设官、通商、开矿,还大力兴办教育,既办普通学校,又根据《奏定实业学堂通则》的规定,择宜兴办了实业学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为培养生产建设人才,开发边疆民族地区资源,补充抗战物资力量,采取措施发展职业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川边藏区的职业教育产生较晚,发展规模不大,培养人才有限,但它在藏族教育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一些办学形式和特点,对于当今藏区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巴果的《西藏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计量学分析》(《西藏研究》第6期)一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藏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及其分布状况、作者、研究内容等维度进行计量学分析,旨在对西藏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路径进行趋势展望。
李浩泉《民国川西藏族教育“雇读制”现象述论》(《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期)一文对民国时期川西藏族教育中出现的“雇读制”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雇读制”起源于清末在川边实施改土归流的过程中,并经历了沉寂期、复苏期、高潮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雇读制”有集体雇读和个人雇读两种,受雇对象多是居住在当地的汉民子弟,雇读报酬一般是采用付藏洋、替徭役和供糌粑等方式,这种现象在川西藏族地区非常普遍。“雇读制”现象主要在川西藏族教育中盛行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而且对当时川西藏族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以及学制系统等也产生了影响。
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撰写的《智者入门》是藏族传统教育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藏族传统教育实践影响深远。德伦•次仁央宗《简论〈智者入门〉中的藏族传统教育思想》(《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一文结合藏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介绍了此书的基本内容,并具体论述了《智者入门》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内涵、主要特点及其在藏族传统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西藏高校在藏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立足于学科基础和特色资源,利用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不断推进学科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岳凤芝《西藏高校藏学学科建设的回顾及发展思路》(《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总结回顾了西藏三所本科院校藏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良好势态与成就,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藏高校藏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
曲珍、许宁《西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西藏教育》第6期)一文根据西藏大学教务管理的模式和业务流程来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应从划分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安全策略五个方面设计一种适合西藏大学的教务管理系统。
周德琴《西藏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初探》(《西藏教育》第6期)一文从媒体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和人们的生活空间,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对西藏高校新闻教育如何以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为切入点,培养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作一初步探讨。
邓明文、李辉等《西藏乡镇及农牧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及培育的战略优化》(《西藏教育》第9期)一文以教育价值链的解构为切入点,通过对基础教育师资的战略价值结构以及乡镇及农牧区基础教育师资优化配置和培育难点的分析,提出了师资甄选制度创新、配置结构优化、师资专业知识的提升与职业伦理道德培育、财政预算与开拓多种筹资渠道、配套政策的创新等战略解决对策。
才让措、程芙蓉《藏汉双语教学研究的创新思路》(《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就藏汉双语教学研究阐明了新的观点,从理念更新到理论体系的构建,从双语教学目标的重审到双语教学策略的创新,从学生双语发展心理规律的探索到自组织作用的强化及研究方法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等进行了阐释。
杨宁、邢建民、冉青美、宋斌《“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调查分析》(《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一文认为,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有效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全面掌握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本文作者对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民族性、持续性及薄弱性等基本特征。为了有效推进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出了开展生态理念教育,培养生态理性人;将民族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道德深入人心等具体对策,从而为引导该地区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贾荣敏《青藏高原藏族游牧区教育的现代性变迁与适应》(《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一文运用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的理念,分析和研究了青藏高原游牧区教育的现代性变迁与适应,认为从事藏族教育的工作者,他们的文化自觉对于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文化紧迫感与使命感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只有当人处于文化自觉状态才能真正地、有意识地推动藏族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文化自觉使人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与教育职责,在跨文化语境下做出明智的文化选择,从而实现教育自觉,实质性地推进藏族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周亚莉、吴晓昱《甘肃藏族地区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兰州学刊》第3期)一文从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甘肃省藏族地区中学英语课程进行调查研究和质性访谈,发现存在着三语环境下的课程不被重视、教材在藏区水土不服、教学管理体制僵化、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就其成因,主要是存在四类文化冲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藏族文化的冲突、西方文化与藏族文化的冲突、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正视文化冲突,进行文化整合,以加强藏族地区的英语教育,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余明江、胡克竟《对提升四川藏区学校软实力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5期)一文认为,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对四川藏区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四川藏区学校教育正面临着寺庙教育、相对发达地区学校教育和藏区学校教育超越自我这三种挑战。在四川藏区学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硬实力的基础上,采用教育本土化、建立良好的学校公共关系、建立“教育优先区”和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素质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软实力,使四川藏区学校能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减少教育资源浪费、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罗布江村、刘勇、万果《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科建设的特色之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6期)一文认为,藏学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为现实人生服务的情怀。它与现代学术是相互开放、相互激荡、相互促进的。建校60年来,西南民族大学在藏学学科建设上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继承传统藏学优良传统,批判地借鉴西方的藏学研究成果,本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服务民族地区的精神进行学科建设。60年来,西南民族大学的藏学研究大致经历了初创期(1951—1976)、全面恢复期(1977—1999)、跨越发展期(2000—)三个阶段,完成了跨越发展。藏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外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藏学学科建设不断加强,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