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歌研究
2011年研究藏文诗歌作品的成果也非常显著,主要有赤•顿珠次仁的《略谈〈西藏王臣记〉一书的文学艺术》(《山南文艺》第1期)。文章介绍了《西藏王臣记》的成书年代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认为它不仅是一部历史名著,也是一部文学色彩很浓、受印度佛教文学影响很深的作品。本文主要谈及的是它的文学价值和影响,称《西藏王臣记》以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了西藏有史以来至公元10世纪固始汗当政这一漫长时期的历史画卷,文笔细腻流畅,史料生动翔实。全书采用散韵结合的文体,散文部分叙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诗歌部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讲究修辞,颇具文采,是藏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南拉加的《史诗的起源及其特点》(《群文天地》第2期)一文对史诗(epic)一词从古希腊语中演变的历史及翻译为藏语的过程,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详述,并通过唯物史观对东西方这一古老的史诗文学体裁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史诗这个文学体裁的根本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即:(1)史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宝库;(2)故事情节的简洁性;(3)丰富的想象手法和浓重神话传说色彩;(4)口头和书面的灵活传承方式。在文学评论尤其是诗歌品赏中,南色的《评诗集〈冬之西藏〉》(《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是文学评论中颇具学术含量的一篇。《冬之西藏》是我国著名藏学家恰白•次旦平措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创作的诗歌集。作者把此诗集分为两类进行详述,即赞扬新西藏为主题的诗歌和祖国统一为主题的诗歌,总结了诗集的思想内容和文学特点,呼吁后人学习传统诗学和现实生活结合的创作方法。另外还有白玛次旦的《浅谈易懂名词对诗歌起到的作用》(《雪域文化》第2期)、洛藏次村的《略谈诗歌的民族性》(《攀登》第1期)、才珠的《心中的雾、孤独的雾——评诗作〈雾〉》(《岗尖梅朵》第1期)、赤桑华的《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真实情感创作诗歌——访青年诗人格萨》(《岗尖梅朵》第1期)、才让扎西的《诗歌是最高境界的精神享受,是纯洁的心之流露——访女诗人华毛》(《岗尖梅朵》第3期)等。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