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舞蹈(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8:27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四、舞蹈

尕藏吉的《论藏族舞蹈的社会特性与功能》(《西藏研究》第2期)主要从社会特性和功能两方面对藏族舞蹈加以阐释,认为藏族舞蹈是由藏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特殊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滋养而成,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社会特性和宗教文化、健身、民族凝聚、弘扬藏族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

路姗的《浅析藏族卓舞在表演形式上的艺术特征》(《大众文艺》第11期)通过对藏族卓舞表演形式中的代表性舞姿、音乐曲调和服饰内涵进行分析,说明其表演形式上的艺术特征。

尕藏的《探析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动物形态模拟》(《中国藏学》第2期)和《论藏族民间舞蹈中“俯身体态”的成因》(《西藏研究》第3期)主要是对藏族民间特有舞姿的研究。前者将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动物形态模拟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动物图腾崇拜与模拟舞蹈,主要是指大鹏神鸟和牦牛崇拜而产生的舞蹈;二是模拟动物步伐,如藏族民间舞蹈中常见的刨步、撩步、点跟步、跺踏步、点颠步等;三是模拟动物形态,如双臂展翅和绕腰拧腰动作。后者从服饰特征和劳作方式等方面来解析藏族民间舞蹈中“俯身体态”的成因,将其主要归结为两点,即厚重的服装与长袖等方面的服饰因素和以背部为支撑点的劳作习惯。

康•格桑梅朵的《藏族民间音乐歌舞的农耕文化审美解读——以巴塘民间“谐”舞为例》(《音乐探索》第1期)和《巴塘藏族民间“谐”舞的人文社会功能》(《中国藏学》第4期)分别从形式演变和人文社会功能角度探讨巴塘民间“谐”舞,前者是从巴塘民间“谐”舞的产生土壤,雏形“卓玛谐”和“哔旺”弦胡与农耕文化的联系及其服饰、唱词、舞姿和曲调中所体现的农耕文化形态等角度中去挖掘巴塘民间“谐”舞中的农耕文化元素;后者则从祭祀性民俗文化功能、大众性自娱功能、社会交流功能、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文化的传承功能、审美观赏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多元社会功能等方面探讨巴塘藏族民间“谐”舞的人文社会功能。

马成富的《动人心魄的国家级非遗名录“博巴森根”舞探秘》(《西藏艺术研究》第2期)通过对四川阿坝州嘉绒藏区锅庄舞“博巴森根”的背景、内容和形式的介绍和分析,展现该舞的重要文化内涵。熊翠红、张定国、马成富的《嘉绒锅庄舞蹈与民间习俗的关系》(《西藏艺术研究》第1期)对民间习俗与锅庄律动以及服饰与锅庄的关系作了阐释,并通过对嘉绒锅庄舞的舞蹈动律的分析进一步挖掘其中所隐含的嘉绒藏族等级观念、男女地位等深层信息。

索南多杰的《吾屯的“勒柔”与唐卡》(《中国土族》第1期)对藏历六月热贡祭神娱龙舞蹈“勒柔”的起源、种类、寓意、禁忌、相关仪式加以研究,同时对热贡著名的唐卡艺术在“勒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阐释。

俞蓓的《西藏“羌姆”角色的变迁及与藏戏的关系》(《中国戏曲学院学报》第4期)从女性神形象的怒相化丑化,宗教历史人物角色的出现,包括英雄的树立(黑帽咒师角色的出现)、分歧的消解(和尚摩诃衍角色的出现)、内部的反思(丑角形象的加盟)等几方面对西藏“羌姆”角色的变迁加以阐述,并结合文献资料深入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内涵。

索南曲吉的《略析那曲索赞丹寺的羌姆艺术》(《西藏艺术研究》第3期)通过对索赞丹寺“羌姆”艺术的分析与研究,从面具、服饰、音乐伴奏、舞蹈、表演艺术几方面来概括其基本特征和意义。

王锦峰的《试论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舞蹈审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分别从羌姆舞蹈的叙事结构、仪式场面、面具形象与舞蹈造型,解析出该舞特有的犷达、古拙、狞厉、神秘的审美意蕴。

郑好的《浅析藏族踢踏舞与爱尔兰踢踏舞的差异》(《电影评介》第7期)从文化背景、服饰特点、发力方式等几方面来说明藏族踢踏舞与爱尔兰踢踏舞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2011年艺术领域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从数量和比重来看,美术研究依然是藏族艺术研究中的大宗,出现了以个案为基础的藏传佛教艺术史论著以及多篇优秀的综述文章;就研究范围和方法来说,音乐、舞蹈、藏戏更能体现优势,不仅能够运用考据和考古学方法对古代遗存加以研究,同时也能对仍然活跃于当代的艺术形式加以关注,并将人类学等社会学理论运用其中;不同艺术领域间的交叉跨学科研究成果亦十分显著。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