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戏
桑东的《关于藏戏起源的研究综述》(《西藏艺术研究》第3期)首先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与藏戏相关的研究文章加以梳理,资料翔实,涵盖了国内外的诸多早期文献资料,早至20世纪40年代国内的报刊艺文,甚至20年代法国《亚细亚学会手册》上刊登的藏戏故事;其次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藏戏研究成果中占据重要篇幅的、也是颇受藏戏研究学者关注和争论的问题点——藏戏起源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其中对1986年边多的《还藏戏的本来面目——试论藏戏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色》论述尤详。
李宜的《近十年以来国内藏戏研究述评》(《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以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余年为时间段,从历史渊源、藏戏剧目、藏戏美学、藏戏面具、发展与保护研究和戏剧比较六个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内藏戏研究成果加以评述,认为就深度与广度上均较20世纪有了较大进展。
杨菊的《藏戏与古希腊悲剧的比较研究》(《西藏艺术研究》第2期)从服务于宗教的共性出发,运用戏剧理论,对藏戏与古希腊悲剧在戏剧结构、人物意志、戏剧行动和结尾方式四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藏戏理论亦做了归纳和总结。
张林的《藏戏的法律保护》(《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5期)从现行法律制度的角度,对藏戏的三重法律保护进行论述,一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的法律保护,二是作为传统知识得到的保护,三是作为作品得到的保护。作者仍运用洛克财产权劳动学说和康德、黑格尔的“人格理论”等理论来理论这种著作权法律制度对藏戏剧目保护的正当性。
冯作辉的《论藏戏的审美精神》(《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从宗教精神、地域文化和人物形象三方面对藏戏审美精神加以阐释。
蒲向明对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进行考察,撰写了多篇文章。《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艺术论》(《四川戏剧》第5期)是从其渊源和传承、与白马藏族文化的关系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综论。《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源流及其层累现象》(《文化艺术研究》第2期)是对其发展演进的源流进程进行专门的考察,并从中发现这一进程中存在的层累现象:处于其傩舞戏源头的“池哥昼”,最有价值的是其傩面具的三目神造型,“麻昼”以本部族神崇拜为前提,以十二种动物来发挥驱疫逐魔的功能,渐蜕为一种娱人为主的民俗活动;在两者基础上,陆续层累演化出了处于中流、末流阶段的其他傩舞戏样式,如“阿里该昼”、“甘昼”、“池母擀面”、“杀野猪”、“秋昼”、“嘛勾池”、“秦州客”、“拐格达”等。作者进一步得出结论,认为这种层累现象,在展现其自身文化特色和蕴含的同时,也显示了傩文化的整体性与传承的零散性之间的明显矛盾,又说明了傩舞戏源流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在民族传承的经验方面有着密切关系。《论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的文化层累现象》(《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期)则是以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的文化层累现象为出发点,深入挖掘其产生背景、关联因素及特色与蕴含,列举平武“跳曹盖”傩舞、九寨沟县汤珠河白马藏族各部落跳“十二相”傩舞等多个实例加以生动说明。
万代吉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调查为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主要是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的个案调查来切入,探讨如何将科学的人类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人文学科之中,即从选题、文献资料查阅、调查提纲和问卷的准备到访问、调查会等等一系列规范性的操作,而非随意的访谈,这对其他藏戏的个案调查应是较好的范例。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