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筑
藏族建筑风格独特,无论宗教建筑,抑或民居住房,均折射出藏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考古学者即已开始对西藏古建展开考古调查,至今已硕果累累,2011年关于藏族建筑的研究仍以古建,尤其是寺院建筑方面为重点。
拉都的《藏传佛塔的起源及其象征》(《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对藏传佛塔的起源和类型进行了梳理,对藏传佛塔的主要含义及象征进行了重点剖析和阐述。
刘铁程的《“拂庐”考辨》(《西藏研究》第1期)对汉文史料中出现的吐蕃帐篷“拂庐”一词的藏语对称加以考证,通过民族学资料在形制上将藏式牛毛帐篷sbra与蒙古包phying gur加以区别,并结合文献中对“拂庐”的记载纷纷对“拂庐”即“拂于穹庐”、“拂庐”即氆氇(phrug)、“拂庐”即颇章(pho brang)等说法予以驳斥,最终肯定了学者Berthold Laufer的“拂庐”应为藏语sbra(即帐篷的总称)的说法,并以文献予以印证,对于学界讨论热点的青海郭里木棺板画中的宴饮帐也给予界定,据其形制该帐并非“拂庐”,而是阿尔泰式的蒙古包,即藏文中所称的phying gur。该文考证严谨,文献征引广泛,仍辅以民族学考察资料,尤其是对青海郭里木棺板画中宴饮帐的蒙古包的判定,值得学界进一步关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挑选西藏地区代表性建筑,出版了《古格故城建筑遗址》、《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4本西藏建筑艺术丛书,该套系列丛书由西藏建筑勘察设计院与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历史所主编,木雅•曲吉建才修订,是从建筑学角度对西藏建筑加以挖掘与分析的研究著作。《古格故城建筑遗址》详细讲述了古格王国及其建筑发展的历史,通过大量的测绘图、图片展示西藏古格王国的建筑遗产。其中大量的实拍照片系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目前很多建筑遗迹、壁画、佛像等已不存,因此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大昭寺》对大昭寺的建筑历史和建筑风格进行细致梳理,突出其独特的建筑型制、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内精美的装饰、壁画和佛像。《布达拉宫》从建筑学角度对布达拉宫建筑群的建筑历史、建筑形式、建筑特色、装饰特色、结构与施工工艺、壁画、造像、灵塔等内容加以阐述和剖析,配以大量的平立剖面测绘图和精彩的图照,立体式地再现了布达拉宫雄伟、精致和神圣的一面。《罗布林卡》则是从造园艺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对这座集藏族造园、建筑、绘画、雕刻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于一体的园林遗产予以阐述。
舒乙的《见证亲密:纪北京承德两市带藏文的石碑和藏式建筑》(民族出版社)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京、承两地多块有藏字的石碑和藏式建筑,包括京城十五块有藏字的石碑,藏式建筑——京城的精彩,重修颐和园后山的藏式建筑群,保护有藏文的石碑,开放清净化城塔等,同时考证了我国多民族团结统一的源远流长的历史。
对藏式民居建筑的研究主要有:
多尔吉、红音、阿根的《东方金字塔高原碉楼》(中国藏学出版社)系统梳理了四川阿坝与甘孜两地碉楼建筑,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对藏族碉楼的起源、历史、类型、结构加以介绍,下编则是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黑水、理县、汶川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康定等地的碉楼的田野调查,描述了各县碉楼的分布情况、碉楼的形状、碉楼的GPS位置、所在海拔等,统计了完整碉楼、残缺碉楼和垮塌碉楼的数量,并整理了有关碉楼的传说。
王慧杰的《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美的构成因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从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建筑色彩的构图比例以及色彩关系等几方面对西藏建筑特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李文博、格桑央宗的《西藏拉萨地区传统建筑风格探讨》(《西藏科技》第4期)对拉萨地区传统建筑的起源和风格及其建筑的造型手法、用色特点、建筑材质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今后拉萨地区建筑风格的发展方向予以建议。
余永红的《陇南白马藏族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民族艺术研究》第5期)对“藏彝走廊”白马藏族聚居地区,主要是文县白马河流域以及民堡沟一带的民居建筑在内部结构、组合形式、装饰特征和村落布局等方面加以探究,着重关注其在文化形态上与其他各民族共生、共存和叠加的综合性特征因素。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