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艺术异彩纷呈,绘画、雕塑、建筑、工艺、音乐、舞蹈、藏戏无不包含其中,因其与藏传佛教工巧明中所含门类相当,因此长期以来一直为藏族人民所重视,成为藏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绮丽瑰宝。2011年关于藏族艺术的研究成果十分显著,各个学科均出现了较为突出的年度亮点。
一、美术
本年度藏族美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个案为基础的通史性著作和论文的发表以及对综述、图像学等基础研究的重视,这是藏族美术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总论
1.汉藏美术交流
西藏艺术,西方艺术史学者很长时间都其称为“印藏艺术”或“印度、尼泊尔—西藏艺术”,看做是印度、尼泊尔艺术的一个支流,而忽略了西藏本土艺术的自觉性及与其他周边地区和民族艺术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这一观点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西藏艺术研究的话语权,为匡正这一错误认识,诸多国内学者投身其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1年成果尤为显著。
谢继胜主编的《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上海书画出版社),是一部集合诸位藏传佛教艺术史学者专长领域的通史性研究著作,涵盖内容丰富,基本涉猎所有藏传佛教遗迹的个案研究,时间跨度大,由7世纪吐蕃时期直至18世纪清中期,是将藏传佛教艺术放在我国多民族文化相互依存与共同发展交融的历史框架下对之进行总体考量的研究成果,历经十年而成,字逾一百二十万,图片数百幅,代表了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研究的高水准。
谢继胜、戚明的《藏传佛教艺术东渐与汉藏艺术风格的形成》(《美术》第4期)以藏传佛教艺术对汉地艺术影响为重点,论述“汉藏艺术风格”在不同时代的形态与特征,即两种艺术风格由并置向融合的转变,例证翔实,论述可靠。谢继胜、贾维维的《元明清北京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藏学》第1期)聚焦元明清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地,以其藏传佛教艺术遗迹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史籍文献,重点考察不同时期北京藏传佛教艺术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揭示其政治文化寓意,尤其是对于汉藏等多民族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意义,文中若干观点的提出亦值得关注。才让多杰的《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美术遗存研究》(《美术大观》第5期)以汉藏交界的河西走廊为地域范围,着重考察其藏传佛教美术遗存中的汉藏艺术风格元素。
2.综述类
西藏艺术研究最初开始于上世纪中叶的欧洲,在国内起步较晚,西方学者在学科构建与方法论等方面,已取得了斐然成绩,值得国内学者学习与借鉴,2011年有多篇西方西藏艺术研究综述文章发表。罗易扉的《1990年代以来国外西藏艺术理论研究述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3期)、《1990年代以来国外西藏艺术研究述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4期)和《国外西藏艺术研究新进展述评:综合艺术篇》(《西藏研究》第3期)分别以研究方法与艺术门类为分类方式,对1990年以来60余部国外西藏艺术研究论著进行介绍,其中多部为近期出版的学术成果,值得关注。
胡秦洁的《近年来的藏传佛教艺术研究》(《西藏艺术研究》第3期)是在参考2002年谢继胜发表的《藏传佛教艺术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东南文化研究》2002年第4期)一文基础上,针对国内近期出版的藏传佛教艺术论著加以评议,论述翔实,但在分类方式上还有待商榷。
沙武田的《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综述》(《西藏研究》第3期)从学术史的角度,结合自身研究视角,分别就综合研究,洞窟营建史、分期,洞窟个体、专题,榆林窟第25窟研究,莫高窟第365窟汉藏文题记、画风、供养人图像与服饰、经变画专题等问题的研究作了回顾并就吐蕃期石窟研究的特点作了总结,剖析深入,观点独到,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席琳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综述》(《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目前可以确认的十七处公元8至10世纪吐蕃佛教石刻造像进行评述,梳理其分布特征、服饰样式、底座样式等几方面,认为这批石刻图像均是以密教系造像为主,服饰包括吐蕃化的俗装袍服和菩萨装、佛装,反映了吐蕃佛教传入伊始便具有显著的密教实践色彩和本土化特色,同时受到了中原汉地、印度尼泊尔、中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资料收集的欠缺与造像特征把握的不全面,提出应该用佛教考古学方法对吐蕃时期佛教石刻造像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3.图像学
图像辨识是藏传佛教艺术史研究得以进一步进行的重要基础,可靠而确凿的藏传佛教图像集的出版十分必要,在这方面西方学者起步较早,出版了众多大部头的图像学研究著作,近年来,随着国内藏传佛教艺术史研究的渐趋深入,触碰这一领域的时机也已成熟,因此一批图像学著作在国内相继问世。接续2009年《诸佛菩萨圣像赞》一书之后,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11年又推出两本藏传佛教图像学丛书,分别是郑堆、罗文华主编的《五百佛像集:见即获益》和郑堆、熊文彬主编的《诸佛菩萨妙相名号经咒》,两者均以珍稀版本为底本,前者由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提供版本,集合《宝生》、《纳塘》和《金刚鬘》三部藏传佛教经典,将主要尊神图像化,尊神总数在500尊以上,每位尊神的姿态、手印、所持法器多严格依据经典而绘;后者由国家图书馆提供版本,该典籍于宣德六年,亦即1431年刊印于北京,包含藏传佛教版画图像及经文,版画按噶玛噶举派黑帽系五世活佛,即明封大宝法王得银协巴所传样式创作而成,异常珍贵,对于诸多领域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赵雪芬的《炳灵寺石窟四臂观音造像试探》(《西藏研究》第1期)对元明时期大量流行在河西炳灵石窟中的四臂观音造像样式与汉文经典做了梳理。
4.曼荼罗
曼荼罗是佛教密乘的重要名相,因与视觉艺术关系密切,而成为西藏艺术中较为独特的研究门类,日本学者关注较早。栂尾祥云、吴信如编的《曼荼罗之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运用西方近代研究方法,梳理出曼荼罗演变的历史,对《大日经》、《金刚顶经》两部经疏的汉藏译本,作了细致的对比研究,史料翔实,逻辑严谨,厘清了诸多学术疑问。
昂巴著作的《藏传佛教密宗与曼荼罗艺术(文化类)》(甘肃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将曼荼罗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佛教密宗产生、发展的大背景联系起来,对其做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与研究。
5.其他
王玉、彭冰、王博编著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文物选粹:唐卡造像》(文物出版社)对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七十余件造像和八十余幅唐卡进行年代、题材、风格等方面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金峰编著的《大青山下美岱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根据蒙汉文历史文献、碑匾、文物等资料对16世纪蒙古寺院美岱召进行研究,详细论证了美岱召的建设年代、历史沿革等,对研究蒙古地区历史、佛教、建筑史以及美术史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此外还有格桑益西的《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的发展创新》(《中国藏学》第2期),结合若干成功案例来探讨唐卡、壁画、塑像等藏族传统美术在当代发展和创新问题。
宋卫红、朱霞的《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中的身体政治学》(《西藏研究》第4期)借用西方哲学家福柯的“权力与身体”理论方法来研究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主要是对藏传佛教造像量度中所体现的身体比例和身体完整性两点加以考量,由于作者未能对西藏社会和佛教思想有深入分析而使本文的结论略显单薄。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