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汉文部分)——历史文献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8:3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三)历史文献

历史文献的研究主要是相关藏文史籍的汉译工作以及对新发现的资料的解读和研究,这为进一步推动藏族史研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其原始写本约成书于8世纪末9世纪初,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莲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巴桑旺堆的《〈韦协〉译注(一、二)》(《中国藏学》第1、2期)一文在介绍《韦协》的成书年代、作者、内容、版本、译本、学术影响等基础上,对这部珍贵的藏文历史古籍做了详细、完整的译注。该文的主要价值,不仅在于弥补了以往《韦协》只有英译本二没有汉译本的缺憾,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注释几乎占去了文章的三分之二,其中凝聚了作者多年研究吐蕃史的成果和心得,可以说对研究吐蕃史和藏传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学术资料价值。

与《贤者喜宴》之《吐蕃史》一样,《贤者喜宴》之《噶玛噶仓史》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周润年的《〈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一—五)》(巴卧•祖拉陈瓦著,《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第2—6期)承接黄颢先生刊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第34至43页的译注,对《噶玛噶仓史》进行了翻译和注释,内容涉及第二世噶玛巴活佛让迥多吉、第四世噶玛巴活佛若必多吉、红帽系第一世活佛扎巴僧格、第二世活佛贝喀觉旺波、第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等人的生平事迹、传法情况、历史功绩以及上师、弟子们的传法情况,其中除了噶玛噶举派的历史,同时有丰富的阐述汉藏、蒙藏等民族关系的历史史料,为研究元、明时期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宗教、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填补了汉文史籍记载中国历史及西藏历史资料方面的一些空白。

张润平、罗炤的《〈西天佛子源流录〉与班丹扎释的贡献》(《民族研究》第2期)一文,对甘肃岷县现存的班丹扎释传记《西天佛子源流录》进行了介绍。文章通过分析认为,《西天佛子源流录》的作者是班丹扎释的大弟子、藏族上层僧人、被皇帝封为“灌顶净觉佑善大国师”的沙迦室利,并目经过班丹扎释的侄子、“清心戒行国师”班卓藏卜较(校)正,原文是藏文,由征仕郎、中书舍人安宁译出汉文本,此汉文本最初为四明儒士徐赐书写;岷县现存的两部抄本是依据《西天佛子源流录》的汉文本绘制、抄写的;明朝正统十二年的藏、汉文原本都是“锓梓”、“雕版行世”的印刷本;岷县现存的《西天佛子源流录》虽然抄写于清朝道光年间,但其依据的底本是明朝正统年间的原本,或道光九年以前的再传本;同治年间尚存藏文雕版印刷本,成为《安多政教史》引用的原始史料。文章还依据《西天佛子源流录》的记载和相关史料,对班丹扎释受永乐皇帝委派,四次出使西藏,见证、参与明朝前期西藏的重要事件,为国家统一和汉藏民族团结做出的重要贡献进行了介绍。

赵心愚在《〈西藏志考〉成书时间及著者考》(《西南民族人学学报》第12期)一文中,对清代西藏地方志《西藏志考》的成熟时间和作者进行了考证。文章认为,从志中提供的相关材料分析,《西藏志考》的编纂开始于雍正末年,其材料下限在乾隆元年上半年,成书时间也就应在乾隆元年末或乾隆二年初。根据目前的材料,《西藏志考》的著者当为果亲王的随从人员。乾隆年间就流传的果亲王撰的西藏志书,本应为此书,到乾隆末年,则将在《西藏志考》基础上调整改动而成的《西藏志》传为果亲王所著了。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