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藏医药领域研究成果的相关论文主要发表于《中国藏医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西藏研究》、《民族》、《中国藏学》、《西藏科技》、《青海医学院学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等藏文或汉文的学术期刊上。著作则主要由民族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等相关出版社出版。以下从医学史研究、理论研究、临床实践、药物研究、古籍整理、医学教育、藏医药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
一、医学史研究
本年度以藏文发表的医学史研究论文共7篇,其中《中国藏医药》6篇,《民族》1篇。有代表性的有:华尔江在《中国藏医药》第2期发表的《水银炮制史浅谈》,主要介绍了水银炮制的源流,炮制工艺技术的传承,和近代名医在西藏及四省藏区继承和发展水银炮制技术的现状。《民族》第1期发表的《泻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根据历代藏医典籍的记载,详细介绍了泻法这一藏医特色疗法的起源、发展、传承和应用的现状。端智、旦正昂秀的《不丹传统医学》(《中国藏医药》第3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回顾和在不丹的实地考察,详细介绍了不丹传统医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探讨了不丹的传统医学与藏医学的渊源。
汉文方面,共有12篇论文发表。有代表性的论文如下: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宗喀•漾正冈布、端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蒙医学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西藏之外最重要的藏蒙传统医学传承机构之一——拉卜楞寺曼巴扎仓的历史、组织架构、研习内容、名医、传承特点以及拉卜楞地区的藏医药生态资源与传统制作工艺等。其研究成果《拉卜楞地区的传统医药》发表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2)端智和宗喀•漾正冈布合著的《贡本(塔尔寺)曼巴扎仓》(《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7期),根据第一手藏文文献、19世纪以来西方传教士游记等资料,以及对拉卜楞寺僧人的采访及其他田野调查资料而写成,详细介绍了曼巴扎仓出现的历史背景,贡本曼巴扎仓的创建、建筑、组织机构、学经制度与研习内容、医学学位、医疗实践和藏药制作等内容。(3)端智的《迦布日医学利众院与藏医学的发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7期),与《贡本(塔尔寺)曼巴扎仓》一文研究方法和内容近似。(4)端智的《不丹传统医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一文。
藏医药研究所看召本的《从拉卜楞寺医学院的发展浅析藏医学的传承模式》(《亚太传统医药》第2期)一文,对拉卜楞寺医学院(即拉卜楞曼巴扎仓)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进行了阐述。
邓都的《甘孜南派藏医药》(《中国藏学》第4期)一文在概述藏医学历史渊源的基础上,对南派藏医药的起源、传承、特点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重点介绍了康区颇具特色的甘孜南派藏医药的历史概况,并对以康巴文化发祥地德格为中心的各个地区历史上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藏医学家作了逐一介绍。
泽郎华尔丹的《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中医临床研究》第2期)一文,对藏医药的起源、发展过程,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贡献,以及藏医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类似的论文还有李俊林的《简述甘肃甘南藏医药学发展史》(《光明中医》第7期),达娃的《简述藏药学的理论与传承过程》(《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7期)。
国外学者从事藏医学史的研究,也有一些成果发表。宗喀•漾正冈布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发表论文《藏蒙医学文化专题研究点评》,对三位外国学者在外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编译:第一篇是伦敦大学维尔康医学史研究所Marianne Winder女士的文章《藏医学与古代及中世纪西方医学的比较》(原文发表于锡金藏学研究所《藏学学刊》1981年第1期),涉及藏医学与西方传统医学的比较,提出了不少值得继续关注的论题。第二篇是美国藏学大家与语言学家贝克威斯(Christopher Beckwith,白桂思)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公元七八世纪希腊医学传入吐蕃考》,原文选自《美国东方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79年第2期。该文涉及早期吐蕃医学与希腊医学的关系,尝试解读现存藏文文献中有关希腊医学这一传入早期吐蕃的外国医学中最重要体系的相关片段。第三篇是Natalia Bolsokhoyeva发表于《亚洲医学》2007年第3期的《阿加—布里亚特地区的曼巴扎仓(赤塔州)》(Tibetan Medical Schools of the Aga Area [Chita Region]),涉及藏传佛教曼巴扎仓在俄罗斯布里亚特蒙古地区的设立与藏医学的传播及布里亚特对藏蒙医学系统的独特贡献。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