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梵语文法与文学研究
罗鸿博士发表在德国汉堡大学 Cross-Cultural Transmission of Buddhist Texts(Edited by Dorji Wangchuk. Indian and Tibetan Studies 5. Hamburg: Department of Indian and Tibetan Studies, Universität Hamburg, 2016)论文集上的 The Kāraka Section of Rāmacandra’s Prakriyākaumudī: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anskrit Original and the Tibetan and Mongolian Translations一文,是对古印度罗摩月 (Rāmacandra)《依缘月光疏》(Prakriyākaumudī)的对勘与研究。创作于 14世纪下半叶罗摩月的《依缘月光疏》是第一部按主题系统重组梵文语法经典名著《八章书》(Aṣṭhādhyāyī)的作品。藏译《依缘月光疏》(德格版《丹珠尔》4420号,北京版《丹珠尔》5914号)由塔巴译师阿旺彭措伦珠(’Dar ba lo tsā ba Ngag dbang phun tshogs lhun grub, 1634—?)和来自西印度的郭库喇那塔弥喜饶(Gokulanāthamiśra)、巴拉跋陀罗(Balabhadra)于 1658—1660年间完成。这个翻译计划得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资助,翻译地点是哲蚌寺。《依缘月光疏》的蒙译(蒙古文《丹珠尔》4975—4976号)是在藏译的基础上完成的,译者是洛桑慈成(Blo bzang tshul khrims, 1694—?)。在收入《丹珠尔》的所有语法著作中,《依缘月光疏》是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共有 425叶。研究《依缘月光疏》对于研究梵文文法,尤其是波你尼语法体系在西藏和蒙古的流传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从《依缘月光疏》中选取《啭声章》为例,依照《依缘月光疏》梵文精校本(Muralīdhara Misra 1977)并参考克里悉纳(Kṛṣṇa,16世纪)所著《显义疏》(Prakāśa),对藏译和蒙译作了对勘研究。《啭声章》讲述实词八种变格的定义和语法功能,是梵文研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该论文在全文对勘的基础上列举分析了藏译中缺失的经文、错置的经文、不完整的翻译和值得商榷的翻译,并指出将来研究和整理该文献的具体任务。论者认为《依缘月光疏》藏译是一部未经精审校阅的译稿,将来的对勘研究不仅应该着眼于该文本的整理和保存,同时还可以尝试以该文本为基础,对《依缘月光疏》的藏译进行修订或重译。
本年度在梵文文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深圳大学黄蓉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第 7期)上发表的《文学本位回归原典——以〈梵语文学史〉为例看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对我国著名的梵文学家金克木先生所著的《梵语文学史》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梵语文学史》是中国梵语文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它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还具有不可低估的开创意义,是中国印度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迄今并未有其他相关著作可以匹敌。论者还特别强调该书无论是资料的丰富性、原典翻译的准确性,还是论述的严密性、观点的新颖性,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就像是海上的灯塔,直至今日依然指引着年轻一辈航行前进。因此,重新评价《梵语文学史》,探索金克木先生印度文学研究路径,学习注重文学本位,注重原典,不作空论和主观臆测的经验,对当前建构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和比较文学教材,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梵语诗学是世界古代三大文艺理论体系之一,它有许多独特的诗学概念与范畴,由此产生许多既富有普遍意义,又具有独特东方文化魅力的诗学命题。尹锡南的《梵语诗学的几个重要命题》(《南亚研究季刊》第 4期),选择梵语诗学的音与义、梵文文学作品的功能、梵语诗学的风格、诗歌成因的基础等四个重要的诗学命题进行剖析。这些诗学命题包括对文学本质或功能的认识、对诗歌灵魂的认识、对审美情感机制的剖析以及对文学作品或诗歌成因的探析。此外,该文还借助比较诗学研究方法,探究印度古典诗学命题的普遍价值和现代意义。他在《文艺理论研究》(第 4期)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梵语诗学的几个重要范畴》则对梵语诗学的独特范畴进行了论述。梵语诗学包含有很多世界古代文论的独特范畴,如味、韵、曲语、诗魂、魅力和诗德等。这些极具印度文化特色的东方文论范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非常丰富的内涵,有的具有当代比较诗学研究价值。该文以欢喜(ananda)、词功能(śabdavyāpāra)、诗魂(vidyādhara)、诗德(guṇa)、诗病(doṣa)等七个重要范畴为例,对印度古代文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进行了揭示。
近年来,国外的印度学研究深入发展,在梵语史诗、古典文学等传统研究稳步推进的同时,研究的触角也伸向了宗教史、文化史、物质史、科技史等各类文献的交叉领域。张远发表在《外国文学动态研究》(第 2期)上的《梵语文学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简要地介绍了传统的梵语文学研究和梵语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等现状,同时择要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出版的相关专著和研究成果,并对梵文文学研究的前景也作了讨论,指出梵语文学是一个门类丰富、可以容纳无数其他领域的学科。因此如果能够兼顾时代特征给予全新解读,并从文学的审美特征出发进行研究,或许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