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0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四、其他

北大的萨尔吉和 Peter Skilling在日本《创价大学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年报》(第 19期)上发表了 How the Buddhas of the Fortunate Aeon First Aspired to Awakening: The pūrva-praṇidhānas of Buddhas 251-500,将未来佛的夙愿颂《pūrva-praṇidhānas》251-500颂译为英文。何欢欢和范德康发表在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第 44卷第 2期)上的 Once Again on the Hetucakraḍamaru: Rotating the Wheele,对被认为是陈那所著的一部佛教因明学小论《Hetucakraḍamaru》的研究,作者通过各种图表对该文献作了较为详细的解读。

本年度 8月份在北京成功召开了“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由 Birgit Kellner、Jowita Kramer、李学竹三人所召集的“梵文写本与西藏组”,共有 20多位海内外学者参会,其中有 15名学者发表了论文,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精彩讨论。与会者发表的论文主要围绕《释量论庄严疏》(Pramāṇavārttikālaṅkāraṭīka)、《入中论》(Madhyamakāvatārabhāṣya)、《牟尼意趣庄严论》(Munimatālaṃkāra)、《俱舍论实义疏》(Abhidharmakośatattvārtha)、《正理门论》(Nyāyamukha)、《集量论注》(Pramāṇasamuccayaṭīka)、《弥勒授经记》(Maitreyavyākaraṇa)、《律经自注》(Vinayasūtravṛtti)等佛教经论展开。从总体上看,研究内容涉及范围有因明学、中观学、阿毗昙学、戒律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学者的论文聚焦于佛教因明学的研究,这可能得益于近几年 与奥地利科学院共同创办的《西藏自治区梵文文本系列丛书》出版了大量因明文献的梵文原典。以下分别对发言者的内容作简要的概述。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艾利·弗兰科(Eli Franco)教授作了题为《阎摩敌〈释量论庄严〉清净疏》的发言。他的研究小组计划将现存唯一的《释量论庄严清净疏》梵文写本校勘出版,同时对该文献进行翻译和研究,并修改之前出版的智藏护《释量论庄严》的错谬之处。德国海德堡大学派特里克·麦克阿利斯特(Patrick McAllister)博士发表《从梵藏资料编辑〈释量论庄严〉》,探讨了自己对《释量论庄严》中一段文本进行编辑时所遵循的原则及理由,并重点讨论了利用多种语言资料时所遇到的方法论上的问题。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思想史研究所渡辺俊和博士以《关于法上〈定量论疏〉写本》为题作了发言,重点讨论了保存在布达拉宫的《定量论疏》这部唯一梵本的抄写者的抄写特点和更正现象,指出写本的叶边有很多更正处,而且在某些贝叶上发现有不同人所添加的更正,从这些现象考察该写本在抄写过程中的一些情形。日本龙谷大学桂绍隆教授发表了《重构陈那〈因明正理门论〉的梵本》,介绍了在过去十年致力于校勘胜主慧的《集量论疏》第三章、第四章和第六章的过程中,以该疏的引文材料为基础,重构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梵文本的情况。日本筑波大学小野基教授的发言为《论〈集量论疏〉第六章梵文写本对于佛教辩论传统研究的意义》,介绍了他的研究小组在对《集量论疏》第六章梵文本的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信息,不仅可以重构出《集量论》第六章的梵文并更为准确地阐释陈那关于“过类”的论述,还能澄清《集量论》第六章和《正理门论》中提及的过类关系,理清了佛教过类理论从世亲的《论轨》到陈那的发展历程,并揭示出《论轨》和《如实论》第二章中关于过类论述的相似之处。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思想史研究所霍斯特·拉塞齐(Horst Lasic)博士以《陈那及其〈集量论〉第二章中关于对论者观点的处理》为题作了发言,他指出学界至今尚未发现陈那《集量论》的梵文本,近年在西藏自治区发现了一部由胜主慧为《集量论》所作注释的梵文写本,这部注释不仅有助于了解陈那的背景,也提供了相当数量的《集量论》引文。他强调在重构《集量论》第二章时能够更加清晰地描述陈那关于反对论者观点的处理,并更好地说明陈那在推理方面的贡献。同为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思想史研究所的室屋安孝博士以《法称〈诤理论〉和寂护〈诤理论疏〉的写本传承》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从文献学角度对《诤理论》和《诤理论疏》中的引文加以考察,这对于理清法称和寂护作品的写本传承有重要意义,从来自贾沙梅尔的三个《正理经释》写本中搜集到的关于平行文本的文献证据表明,有必要对《诤理论》和《诤理论疏》之间矛盾的个案进行全新的考察,并从文本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

此外,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思想史研究所的安妮·麦克唐纳(Anne MacDonald)博士以《探析月称的〈入中论疏〉》为题,简要叙述了在校勘《入中论疏》梵文本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考察月称独特的中观思想和对龙树的本体论立场所作的贡献。德国慕尼黑大学尤维塔·克莱默(Jowita Kramer)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俱舍论真实义疏〉第四章》,她认为通过对《俱舍论真实义疏》的梳理,不仅能深入地了解安慧对于阿毗昙论的理解,还能更好地了解晚期藏译的特点。她还讨论了该文献梵文本在校勘过程中所遇到的若干问题,并提供了第四章的内容梗概。日本高野山大学加纳和雄博士发表了《〈牟尼意庄严论〉中所引珍稀文献——以瑜伽行派文献为重点》,指出《牟尼意趣庄严论》是无畏藏护作于 1113年的一部关于非密教体系的佛教理论和实践的百科全书,而且在该论中有大量的其他论典的引文,被认为是资料的宝藏。近年,该论梵文写本的存在已由李学竹( )作了报告,同时也展开了对梵文本的校勘研究。此次发表主要介绍此论中所引用极为罕见的瑜伽行派论典,这些论典,如《摄大乘论》的梵本早已失传,而且也从未被其他论典所引用,故更显珍贵。日本大正大学米泽嘉康博士作了《〈律经自注〉梵文写本》的发言,到目前为止,《〈律经〉自注》有两个梵文写本(写本 A和写本 B ),均为残本,大正大学研究小组在写本 B的基础上重新校勘《律经自注》的出家事一章,写本 B提供了写本 A中所没有的梵文原文。米泽博士以《律经》第一章第98句经文的注释为例,说明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文献的架构。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的弗兰西斯科·斯菲拉(Francesco Sferra)教授在《喜力巴努〈甘露持〉:一部保存在西藏自治区的〈金刚甘露续〉注释》的发言中,介绍了《金刚甘露续》目前仅存于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个并不完整的写本,同时指出藏文译本和古代注释对于研读与诠释这部文献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喜力巴努的注释是篇幅大且重要的注释之一,在很多情况下有助于重构原文。奥地利科学院亚洲文化思想史研究所比尔格特·凯乐(Birgit Kellner)教授在《关于梵文文本的数字化编辑——工具、方法和启示》的发言中,讨论了梵文文献数字化的工具和方法以及数字化对于文献研究的学理和实践意义,并特别关注如何利用及如何在数字文本中呈现藏文译本问题。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