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础研究
本年度有一部以藏医药学的继承和发扬为主题的学术论文集出版: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的“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将参会专家的发言论文汇集为《藏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新思维》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论文的作者,多数是藏医领域知名专家,在总结藏西医结合到目前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讨论了藏西医结合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保健方面的优势及不足,进一步延伸探讨了学科建设的新方法与新思维,以及未来的藏西医结合学科体系如何建设。
基础研究类论文按照内容可分为藏医理论研究、藏医基础知识介绍两类。本年度发表的论文较上年略多。
(一)藏医理论研究
有关藏医理论的研究类论文,涉及的领域包括藏医基础理论、哲学基础、诊断、学术流派等。代表性论文有:扎西东主的《基于藏医治未病的体质分类与辨识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 12期)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以藏医经典内容的体质分类与辨识特色为侧重点,对藏医体质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出在藏医体质分类与辨识中健康与疾病不能分离体质,体质分类的原理为望、触、问三诊辨证相结合,其中“问”为重要的辨识方法,体质五欲养生是藏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拉巴次仁等的《基于藏医诊断理论的脉象信息基础指标定量化研究》(《西藏科技》第 12期),根据藏医脉诊理论,结合脉象仪器采集的脉象数据,寻找具有明显特征且稳定的脉象指标,提出了与藏医三基因病有关的热度、脉高、脉速等几项脉象波形特征的基础指标。杨文娟等的《南派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色探析》(《时珍国医国药》第 7期)认为,南派藏医药在已有的藏医药理论与成就基础上,注重吸纳中医学及印度等其他医学的有益成分,涌现出宿喀·娘尼多吉、帝玛尔·丹增彭措等藏医大师,形成了实践性颇强的南派藏医特色诊疗方法,通过对藏药品种、药性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藏药炮制加工实践经验,并创制了数量可观的名贵藏成药,为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他还有:仁青东主等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藏医证型分类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第 3期),王明强等的《藏医〈萨滞布病隆滞布型(缺血性脑梗塞)诊断量表〉条目的初步构建》(《中医杂志》第 21期),才让南加、尕藏南加的《藏医学的哲学基础——藏传因明学》(《西藏科技》第 10期),仁青达杰、李先加的《浅谈蓄、发、息的定义及其发病机制》(《中国藏医药》第 3期),仁青东主等的《藏医热病总体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藏医药教育与研究》第 4期),张浩、邹纯朴的《从民俗文化的视角看〈四部医典〉〈黄帝内经〉之异同》(《中医药文化》第 5期),完玛仁青的《浅谈代谢组学技术在藏医尿诊中的应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 9期),等等。
此外,跨学科研究是本年度藏医基础研究的亮点。童晓鹏、袁亚东主编的《藏医与免疫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结合现代医学免疫学知识和藏医学的认识,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部分慢性疾病,以及原因不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王天虹等的《医学人类学视野下的藏医药浴疗法研究初探》(《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第 2期),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分析藏医药浴疗法的文化特色和价值,提出藏医药浴疗法现代研究中的问题及建议,指出应系统理解藏医药浴疗法的文化内涵基础,以开展具有藏医药文化特色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系统研究。其他还有:娘本先、安见才让的《基于 Web数据库技术的藏医古籍本草知识库建设研究》(《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第 5期),李良松的《论中医与藏医在文化要素上的交集》(《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第 1期),等等。
(二)藏医基础知识介绍
对藏医相关理论和知识介绍类的论文在基础研究文献中占较大比例,主要是关于藏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文化等知识的介绍。例如:次仁尼玛的《浅谈藏医体质学的形成与临床应用价值》(《藏医药教育与研究》第 4期),介绍了藏医体质学的形成历程以及其在心理学、优生学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措毛、才让卓玛的《藏医涂擦疗法浅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 3期),根据《四部医典》的论述,简要介绍了涂擦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用药和配伍要领、注意事项。格知加的《浅谈藏医理论中的健康》(《亚太传统医药》第 20期)介绍了健康的概念和调节机制,认为机体的三因处在动态平衡即是健康,但三因与七基质、三秽物之间有依存关系,易受其影响,七基质和三秽物随食物性质和摄取量而有变化,为适应该变化,机体形成一种自身的调节系统来维持三因的动态平衡。其他还有:周毛措的《浅谈藏医学中饮食的量的保健法》(《西藏科技》第 7期),卓玛拉毛的《浅谈藏医药对美容的认识及重要性》(《西藏科技》第 9期),丁洋的《藏医放血疗法:濒临失传的危机》(《中医健康养生》第 6期),蔡秀清的《藏医对人体胚胎学的贡献》(《中国藏学》第 S1期),白静、苏晓春的《浅谈藏医缚敷疗法》(《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 3期),等等。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