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研究(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27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三、民间文学研究

本年度,在民间文学研究方面值得关注的论文与著作产出不少。其中林继富所著《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书讨论了汉藏两个民族中共同具有的 26个故事类型的特点。正如作者在“绪论”“结语”等章节中所阐释的,期望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想要发现和沟通汉藏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共同的文化渊源和民族关系。接下来,作者以汉藏两族中流传的“龙女报恩”“蛇郎”“青蛙丈夫”“灰姑娘”“无手少女”“天鹅处女”“百鸟衣”“生虽不能聚,死后不分离”“求无名”“梦先生”“问三不问四”“宝石戒指”“木鸟”“猴子的心忘在家”“乌鸦背青蛙”“小鸡崽报仇”“猫狗结怨”等 26个故事类型为主,介绍和比较了这些类型在两个民族的传承中,主要内容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并探讨了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即它们在各自民族文化中的“文化根源”与“文化因子”以及叙事特点等方面的内涵。

从研究材料来看,作者基本采用了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搜集完成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之一的“故事集成”省卷本中的资料。从研究背景来看,作者主要依据“艾伯华分类法”(汉译文,1999)、“钟敬文分类法”(1934)、“AT分类法”(1935)、“丁乃通分类法”(汉译文,1986)和“金荣华分类法”(2014)等中规定的“故事类型”。

因此,总体上来看,作者的这些研究与讨论,对两个民族的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来说,是非常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就每个类型的研究来看,不论故事类型所涉及故事文本的材料,还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均提供了非常丰富翔实的资料。特别是各种文献中的汉文或汉译文资料,这是作者非常积极和热情地钻研民间故事的精神的体现。但是,由此也可看到其中的一些不足。比如对于藏文第一手资料的阅读欠缺,有可能带来许多仅靠译文资料而产生的问题。再比如有些译文资料可能存在诸多误解或误译,这将使引用者不能避免而得出不当的观点,甚至造成对他民族文化背景的误解,等等。另外,关于“故事类型”本身,现在通用的汉民族民间故事类型的三种划分方法(钟敬文、艾伯华和金荣华)或者说两种方法之间(艾伯华与金荣华),也存在许多不统一的地方。

作者应该考虑到他们之间划分标准的差异。再者,如果是开展两个民族之间的比较研究,也不能仅仅依靠从一个民族中总结出来的“类型”去套取另一个民族中的“相似类型”,甚至就连名称上也根本不考虑他民族故事的特点等。

刘军君的《藏族苯教婚姻神话探析》(《宗教学研究》第 2期)一文讨论了几部苯教文献中记载的婚姻神话的含义。文章采用了前人汉译《斯巴卓浦》《“黑头矮人”出世》《兄妹分财与祈神》《色尔弥》等几部苯教文献的部分翻译和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了这几部文献中所反映的苯教神祇的婚姻神话。作者进而认为,这些文献尽管讲述的是苯教众神之间或神与人类的婚姻故事,但事实上反映了古代藏族(前 5世纪)的婚姻思想。它们主要表现为“阴阳结合,男女生殖”的自然规则;反映了藏族社会已进入排除“同辈血亲间婚配”的阶段;表现多样的婚姻形态,既存在一夫一妻婚,又存在以王室贵胄为代表的一夫多妻婚;王族首领重视“政治联姻”;以“聘娶”达成婚姻的缔婚方式已发育成熟等特点。

邓韵的《虎牙藏族民歌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戏剧之家》第 8(下)期]一文介绍了虎牙藏族民歌的种类、传承人及传承情况。作者指出,主要聚居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西北部——虎牙藏族乡的高山堡和上游两村的虎牙藏族,人口稀少,历史悠久,自称为“白涅”或“白”,被其相邻的松潘藏族称为“甲拉六”(意为“番人在头上插鸡毛的那个地方”),长期生活在汉、羌、藏三大民族的交汇线上。其民歌种类可概括为 8种:1.山歌,如青年男性野外行走时即兴演唱的曲子《雅力俄》;如以一问一答形式演唱的《阿色牢》。2.当地藏语称为“约里”的牧歌。3.情歌,当地藏语称“尼益崔”。4.饮用砸酒时演唱的敬神酒歌,当地藏语称“扎拉穷曲”。5.猎歌,当地藏语称“然咪”,即《盘羊歌》。猎取盘羊时祈求山神原谅的歌。6.劳动歌,如《耶冒才代》(耕地歌)、《同翁妥才德勒》(织布歌)、《江庄才依德勒》(割麦歌)等。7.风俗歌,如《麦努》(出嫁歌)、《阿益阿撒》(婚礼合唱歌)、《然玛皮》(敬饭歌)、《捡曲皮》(敬茶歌)、《雅洛雅吉各》(迎客歌)等。8.宗教歌,如《麻支》(经文歌)、《扎布开依伙》(还鸡公愿歌)、《阿噶阿麦》(丧葬歌)、《喊魂歌》(拉比德)等。

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所调查的额么甲(男)、查西塔(男)、如么(女)、觉么曹(女)、如拉(女)、尤龙才(男)、才珠塔(男)、尼么塔(男)、扎西拉(男)、绒布塔(男)等 10位优秀民间歌手的特点及当下的传承情况。最后,作者认为鉴于当前多元文化的强大冲击,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对宝贵的虎牙藏族民歌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当务之急。

陈丽梅的《浅谈迪庆藏族谚语蕴含的道德观》(《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 4期)一文分析了迪庆地区藏族谚语中所蕴含的道德观。该文以《迪庆民族文化概览·综合卷》《迪庆民族文化概览·维西卷》《迪庆民族文化概览·德钦卷》《迪庆民族文化概览·香格里拉卷》《云南少数民族谚语选》《中国谚语集成·云南卷》《中甸县民间谚语》以及杨增适所辑《迪庆藏族谚语》为语料来源,从如上资料所集 700条谚语中,选取与道德修养相关的 320条谚语,分析了其所反映的迪庆藏族道德观及其成因。

作者认为,从内容上来看,这些谚语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可从三个方面来概括,即家庭、个人和社会。它们主要体现了敬老、报恩、重家和、重婚姻的家庭道德观;提倡为人正直、诚信、勤劳、勇敢、善学多谋、自立自强、戒骄躁、戒懒惰、戒虚伪等的个人品德观,以及扬善惩恶、真诚待人、重群体、重团结、重友情、重言语道德,杜绝欺骗、贪婪、偷盗、浪费等的社会公德观念。从其表现手法来看,这些谚语大多选用生活中常见事物来表达,通俗易懂;同时还多运用比喻、对偶及对照的修辞方式,使表达简洁形象。作者还分析了产生这种道德观念的可能原因,即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其道德观形成的现实土壤;这种道德观的形成也与其社会发展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藏传佛教文化是其道德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等等。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