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08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七)社会管理与社会稳定研究

扎洛的《增加福利递送、缩小管理单元:西藏的村庄治理创新——洛扎县案例分析》(《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3期)一文,认为政策立意虽然多在加强基层管控,但在实际操作中,前者体现一种面向基层的以需求为导向的福利递送意涵,后者的实质是缩小社会管理单元,实现精细化管理。坚持和完善上述措施,还要考虑福利递送中公平性问题、维护“村两委”权威问题以及增加“双联户”的激励问题。

杨继文、胡静等人的《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制度研讨——基于实证的考察和分析》(《四川警察学院学报》第 3期)一文,认为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制度存在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帮教模式单一,导致未成年人普遍具有抵触心理等问题。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制度的构建,需要强化异地亲职教育,督促法定代理人肩负起监护职责和建立异地适格被委托人监护模式;完善异地社会化帮教机制,帮助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完善和细化异地帮教协助机制;借助对口援藏工作,深化和落实异地帮教。

杨飞、李姝音的《拉萨市毒品犯罪实证研究》(《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第 3期)一文,认为拉萨市毒品犯罪查处存在人口流动大的管控困难,贩毒手法反侦察趋势增强的查处困难,禁毒基础性工作薄弱,毒品交易诡秘的起诉困难。提出加强禁毒宣传,保持高压态势,增强协作机制,加强物流快递监管,提高打击力度等具体措施。

魏莲芳的《四川藏区民用爆炸物品管理问题与创新探究》(《四川警察学院学报》第 1期)一文,认为目前四川藏区涉爆案件屡次发生、管理漏洞仍然存在、爆破作业单位违规较多等突出问题仍然呈现。创新藏区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可以通过规范管控主体、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创建“一体化”爆破作业有偿服务运作模式、成立专职搜爆队和构建数字化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来促进藏区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创新。

杨红伟、张科的《甘青川边藏区传统部落非正式社会控制刍议》(《青海民族研究》第 3期)一文,认为甘青川边藏区传统部落非正式社会控制注重精神层面劝谕与教化,培养成员的部落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警戒可能威胁与危及部落团结与安全的个体或群体行为,并以山神崇拜与脍炙人口的史诗、说唱艺术、谚语等等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发挥着非正式的象征控制与仪式控制的功能。非正式社会控制侧重于预防越轨行为与社会失序,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但其浓厚的部落色彩却是现代化转型中必须扬弃的内容。

阿旺嘉措、次仁卓玛的《甘南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中国民族学》第 2期)一文,认为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应完善寺院现有的组织制度,完善寺庙管理工作领导体制,加强佛教协会建设,严格执行僧人入寺制度,实行以户籍、僧舍管理僧人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住寺和持证讲经制度,实行活佛重大节点住寺制度;并规范寺院财务管理和佛事活动管理;加强依法管理;树立服务广大僧众的理念;加强宣传力度。

李少惠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互动机理——基于甘南藏区的分析》(《中国边疆安全研究》第 2辑)一文,认为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借助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导入公共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实现文化转换与创新,而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公共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公共文化也必须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获得持久深入的回应和精神共鸣。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