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城乡居民生活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09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七)城乡居民生活现状研究

李继刚的《西藏农牧区反贫困与乡村建设》(厦门大学出版社)一书,共分为四篇十六章,第一篇西藏农牧区贫困与乡村治理,介绍了经济学对贫困的有关阐释与对西藏贫困问题的理解、西藏农村建设与反贫困。第二篇农牧民脆弱性贫困与缓解贫困,介绍了西藏农牧民脆弱性贫困与减贫政策、西藏农牧区健康风险与反贫困、雪灾治理与畜牧业防御风险、西藏生态移民中的贫困风险、传统社会农牧民应对可能冲击的生存选择。第三篇文化扶贫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西藏农牧区文化扶贫与新农村建设、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西藏农牧区妇女贫困成因分析。第四篇农牧区市场化建设与反贫困,介绍了西藏农牧户兼业化发展与缓解贫困、草场产权对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西藏农牧业发展与反贫困路径选择、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实现农牧民的富裕。

刘天平的《西藏农牧区反贫困的思路调整与制度安排》(中国农业出版社)一书,共六章,主要内容有西藏农牧区反贫困实践与问题,西藏农牧区反贫困的基本态势与特殊困难,西藏农牧区反贫困的特殊地位与反贫思路调整,西藏农牧区反贫困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设计。以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为宗旨,提出了适应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口援助制度、民族区域制度、扶贫开发制度、教育发展制度等特殊制度,以及以资源开发机制、产业发展机制、人力投资机制、扶贫管理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为主的特殊机制。

李中锋、吴昊的《西藏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评估及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宏观数据和山南地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3期)一文,认为当前西藏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较为缓慢,农牧业生产中开始显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相适应的情况,应该通过完善农牧民知识技能培训体制机制,加强农牧区医疗卫生工作,提高农牧民非农牧业生产活动参与度,加强农牧区的科普工作,可以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罗绒战堆的《闲暇与幸福——西藏农户劳作投入量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6期)一文,认为西藏经过改革开放 30多年的发展,农户在劳作领域的时间投入和劳动强度已大幅度降低,有更多可享用的闲暇时间,从而拥有了更强的幸福感。

杨阿维、图登克珠的《西藏农牧区经济增长对扶贫开发的带动性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第 1期)一文,认为西藏农牧区应根据县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扶贫对策,在农业优势区,适宜集中农业化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并以工带农,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在畜牧业集中区,要积极发挥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将牧民生产、企业带动及科技支撑相结合,建立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畜牧业产业化模式。

杨韡韡、柳应华等人的《藏中地区农牧民宗教消费支出分析》(《中国民族学》第 2期)一文,认为藏中地区农牧民宗教活动及相应支出包括宗教用品消费、日常宗教活动及其相应消费、季节性宗教消费、突发性消费、供养职业宗教人员五种。消费特点为用现金购买宗教服务,而非其他形式的交换;日常和季节性消费受预算约束且遵循“社区市场定价”,缺乏弹性;突发性消费遵从宗教权威指导且预算不可控;宗教消费的边际效用不递减;出现新的消费替代品;消费水平与农户收入水平正相关。

沈茂英的《农村女性可行能力与生态扶贫路径探究——以川西贫困藏区为例》(《西藏研究》第 6期)一文,针对川西藏区农村女性功能性活动集不断拓宽而可行能力脆弱性增强的贫困特征,应采取链接农户生态资源结构变化与女性可行能力提升的生态扶贫路径。

苏海红、杜青华的《“十三五”期基于精准脱贫视角的青南藏区产业脱贫路径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第 3期)一文,认为应将产业脱贫重点由以往的“重生活”向“重生产、重发展、重生态”转变,形成政府扶持引导、企业主导、贫困人口积极参与的产业脱贫新格局,才能取得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实效。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