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旅游业研究
陆朋、王杨的《藏传佛寺与文化旅游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一书,以藏传佛教寺院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和承德现存的藏传佛教寺院,以实测、摄影、访谈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加以归纳分析,并运用宗教学、旅游学、文化学的多维视野进行总结,以藏传佛教宗教旅游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为主线,较为全面和深入地论述了藏传佛教寺院宗教文化旅游的当代价值、资源保护性开发、市场调查分析、产品体系构建的理论、现实和操作问题等。该书对解决藏传佛教寺院和旅游相结合的理论构建和现实需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汤砺锋编著的《后藏旅游文化与传播》(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通过对后藏旅游、文化资源内容及变化的分析,提出发展旅游文化传播的建议,提高传播效益,扩大影响力,真正促进后藏旅游文化的传播,推进后藏旅游市场的积极开拓。全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后藏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文化负载,旅游客体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审美,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的经营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红河谷文化、萨迦文化、吉隆文化)、后藏旅游品牌塑造与全媒体传播、后藏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塑造及传播等。
沙成禹编著的《西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书,共七章,主要内容包括西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西藏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江孜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践。该书认为目前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结构品质不高、旅游商品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应遵循保护优先、深度开发、选择开发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发。
李柏槐、王晓琴等编著的《四川藏区全域旅游发展报告·2014年度》(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书,由《2014年四川藏区旅游开发综述》主报告与六个专题报告组成。其中主报告认为四川藏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旅游开发受到环境硬性制约较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产业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仍显落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提出应深入推进旅游业改革,加快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积极构建旅游整体营销机制,努力搭建智力支撑平台等建议。
徐宁、图登克珠的《“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2期)一文,认为西藏边境地区发展旅游的关键是加大口岸对外开放力度,解决口岸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跨境旅游资源等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扩大对外开放,制定西藏边境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以中印、中尼关系发展为契机,实施政府间跨境旅游合作共赢等发展战略。
赵毅、杨昆等人的《西藏旅游消费、公共财政投入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生产力研究》第 10期)一文,认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应适当加大国家和地方对西藏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支持西藏文化产业的范围,加强西藏文化产业组织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文化支柱产业,统筹西藏文化产业布局、培养产业主体,构建吸引高端人才的用人机制。
王灵恩、成升魁等人的《旅游城市餐饮业食物消费及其资源环境成本定量核算——以拉萨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第 2期)一文,认为:(1)2011与2012年,拉萨市餐饮食物人均消费量为 923.7g,人均食用量为 780.3g。(2)2013年拉萨市餐饮食物消费总量中,当地居民消费 27983t,游客消费 13523t。(3)2013年拉萨市餐饮食物消费的生物生态足迹为 226681hm2,相当于整个拉萨市耕地总面积的 6.3倍,餐饮消费食物垃圾的间接生态足迹为 653hm2。
李慧的《国内入藏游客的旅游制约实证研究》(《社会科学家》第 4期)一文,认为入藏旅游制约影响力阶层性与休闲制约影响力阶层性不一致,其中人际制约对旅游意向产生负向影响,且为最大制约,个人内在制约对旅游意向产生负向影响,而结构制约对旅游意向产生正向影响。
李飞、马继刚的《我国廊道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滇、藏、川茶马古道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2期)一文,探讨了廊道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逻辑选择,提出三条保护与开发实施路径,并剖析了茶马古道廊道遗产保护开发价值与思路,提出了保护立法、协调机构、联合“申遗”、全民参与的具体措施。
梁昕的《“合力”与“分力”:贫困影响评价内群体心理学分析——以滇西北藏区 J村旅游开发项目为例》(《云南社会科学》第 3期)一文,认为云南滇西北藏区 J村发生的一起旅游开发事件,反映出农民在脱贫过程中存在的主体意识上的贫困心理问题。事件中群体心理由“分力”向“合力”转变,村民自我概念由“信徒”向“穷人”、由“坚持信仰”到“经济至上”,从传统藏族思维方式向代表现代化思维方式转变,完成了一个普通藏族村民自我概念明晰及转变的过程。
版权所有 。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